聊生的讀音 聊生的意思
聊生 聊生,讀liáo shēng,賴以生活。《戰國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
- 聊
- 生
“聊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áo shēng]
- 漢字注音:
- ㄌㄧㄠˊ ㄕ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聊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聊生 liáoshēng
[barely keep a living] 賴以維持生活(多用于否定)
民不聊生
無所聊生
辭典解釋
聊生 liáo shēng ㄌㄧㄠˊ ㄕㄥ 賴以維生。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百姓驚擾,皆不聊生。」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家計若此,何以聊生?」
英語 to earn a living (esp. with negative)?
網絡解釋
聊生
聊生,讀liáo shēng,賴以生活。《戰國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
“聊生”的單字解釋
【聊】:1.姑且:聊以自慰。聊備一格。2.略微:聊表寸心。3.姓。4.依賴;憑借:聊賴。民不聊生。5.閑談:閑聊。聊天兒。有空兒咱們聊聊。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聊生”的相關成語
“聊生”的相關詞語
“聊生”造句
戰爭時期,民不聊生,流離失所。
奸臣當道,朝野上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民不聊生。
軍閥混戰時期,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從歷史經驗來看,都是當朝弄得民不聊生,人民才會起而反抗。
這部電影中烽火連天、民不聊生的情景,拍攝得十分逼真。
順帝晚年荒淫無道,天災地變,民不聊生,受外族壓迫的漢民族終于發出怒吼,有識之士莫不揭竿而起。
君子當道,家給人足;小人當道,民不聊生。
秦始皇橫征暴斂,苛虐無度,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隋煬帝兇狠淫佚,橫征暴斂,使得民不聊生,國內狼煙四起。
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 聊生的讀音是:liáo shēng,聊生的意思:聊生 聊生,讀liáo shēng,賴以生活。《戰國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
基本解釋
聊生 liáoshēng
[barely keep a living] 賴以維持生活(多用于否定)
民不聊生
無所聊生
辭典解釋
聊生 liáo shēng ㄌㄧㄠˊ ㄕㄥ賴以維生。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百姓驚擾,皆不聊生。」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家計若此,何以聊生?」
英語 to earn a living (esp. with negative)?
聊生
聊生,讀liáo shēng,賴以生活。《戰國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
【聊】:1.姑且:聊以自慰。聊備一格。2.略微:聊表寸心。3.姓。4.依賴;憑借:聊賴。民不聊生。5.閑談:閑聊。聊天兒。有空兒咱們聊聊。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戰爭時期,民不聊生,流離失所。
奸臣當道,朝野上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民不聊生。
軍閥混戰時期,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從歷史經驗來看,都是當朝弄得民不聊生,人民才會起而反抗。
這部電影中烽火連天、民不聊生的情景,拍攝得十分逼真。
順帝晚年荒淫無道,天災地變,民不聊生,受外族壓迫的漢民族終于發出怒吼,有識之士莫不揭竿而起。
君子當道,家給人足;小人當道,民不聊生。
秦始皇橫征暴斂,苛虐無度,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隋煬帝兇狠淫佚,橫征暴斂,使得民不聊生,國內狼煙四起。
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