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讀音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意思
辭典解釋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gē bo zhé le wǎng xiù zi lǐ cáng (諺語)?比喻隱瞞自己的缺點,亦即家丑不可外揚的意思。《紅樓夢.第六八回》:「可是蓉兒說的,『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也作「肐膊只折在袖子里」、「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 肐
- 膊
- 折
- 了
- 往
- 袖
- 子
- 裡
- 藏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ē bo zhé le wǎng xiù zi lǐ cáng]
- 漢字注音:
- ㄍㄜ ˙ㄅㄛ ㄓㄜˊ ˙ㄌㄜ ㄨㄤˇ ㄒㄧㄡˋ ˙ㄗ ㄌㄧˇ ㄘㄤˊ
- 簡繁字形:
- 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 是否常用:
- 否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gē bo zhé le wǎng xiù zi lǐ cáng ㄍㄜ ˙ㄅㄛ ㄓㄜˊ ˙ㄌㄜ ㄨㄤˇ ㄒㄧㄡˋ ˙ㄗ ㄌㄧˇ ㄘㄤˊ (諺語)?比喻隱瞞自己的缺點,亦即家丑不可外揚的意思。《紅樓夢.第六八回》:「可是蓉兒說的,『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也作「肐膊只折在袖子里」、「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網絡解釋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單字解釋
【肐】:同“胳1”。
【膊】:上肢近肩的部分。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了】:[le]1.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完成。a)用于實際已經發生的動作或變化:這個小組受到了表揚。水位已經低了兩米。b)用于預期的或假設的動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這個消息,一定也很高興。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變化或出現新的情況。a)表示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某種情況: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開了。他吃了飯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種條件之下出現某種情況: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門了。你早來一天就見著他了。c)表示認識、想法、主張、行動等有變化:我現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來不想去,后來還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勸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說這些事了![liǎo]1.完畢;結束:了結。了賬。沒完沒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這事兒已經了啦!2.放在動詞后,跟“得、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辦得了。做得了。來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點(也沒有):了不相涉。了無懼色。了無進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東。往何處去?3.過去的:往日。
【袖】:1.袖子:袖口。短袖兒。2.藏在袖子里:袖著手。袖手旁觀。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裡】:同“裏”。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相關詞語
肐膊上走的馬
肐膊上走得馬
隔牆撩肐膊
肐拉子
肐肢窩
肐膊只折在袖子裡
肐肢肐察
肐織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
肐胝兒
肐膊兒往外撇
肐膊上走得馬
肐膊腕子
肐膊上走的馬
背肐拉子
肐膊肘子
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
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
肐落
肐膝
內心裡
內裡
顢裡顢頇
禿禿裡
鴉窩裡出鳳凰
儘裡邊兒
丟入爪哇國裡
沒亂裡
一塊羊肉落在狗口裡
屬毛離裡
癱子掉在井裡
吊桶落在井裡
廣裡
這裡
二屋裡
裡出外進
筍裡不知茆裡
沒地裡巡檢
不把人看在眼裡
大白日裡借不出個乾燈盞來
* 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讀音是:gē bo zhé le wǎng xiù zi lǐ cáng,肐膊折了往袖子裡藏的意思:辭典解釋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gē bo zhé le wǎng xiù zi lǐ cáng (諺語)?比喻隱瞞自己的缺點,亦即家丑不可外揚的意思。《紅樓夢.第六八回》:「可是蓉兒說的,『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也作「肐膊只折在袖子里」、「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辭典解釋
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gē bo zhé le wǎng xiù zi lǐ cáng ㄍㄜ ˙ㄅㄛ ㄓㄜˊ ˙ㄌㄜ ㄨㄤˇ ㄒㄧㄡˋ ˙ㄗ ㄌㄧˇ ㄘㄤˊ(諺語)?比喻隱瞞自己的缺點,亦即家丑不可外揚的意思。《紅樓夢.第六八回》:「可是蓉兒說的,『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也作「肐膊只折在袖子里」、「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肐】:同“胳1”。
【膊】:上肢近肩的部分。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了】:[le]1.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完成。a)用于實際已經發生的動作或變化:這個小組受到了表揚。水位已經低了兩米。b)用于預期的或假設的動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這個消息,一定也很高興。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變化或出現新的情況。a)表示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某種情況: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開了。他吃了飯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種條件之下出現某種情況: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門了。你早來一天就見著他了。c)表示認識、想法、主張、行動等有變化:我現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來不想去,后來還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勸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說這些事了![liǎo]1.完畢;結束:了結。了賬。沒完沒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這事兒已經了啦!2.放在動詞后,跟“得、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辦得了。做得了。來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點(也沒有):了不相涉。了無懼色。了無進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東。往何處去?3.過去的:往日。
【袖】:1.袖子:袖口。短袖兒。2.藏在袖子里:袖著手。袖手旁觀。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裡】:同“裏”。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