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哨的讀音 胡哨的意思
胡哨 解釋:撮口作聲,或用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出的聲響,多用作共同行動或招集伙伴的信號。俗稱打胡哨。
- 胡
- 哨
“胡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ú shào]
- 漢字注音:
- ㄏㄨˊ ㄕ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胡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撮起嘴唇或塞指于口所吹出的尖銳聲音﹐多用作招集的信號。 2.胡鬧;胡言亂語。 辭典解釋
胡哨 hú shào ㄏㄨˊ ㄕㄠˋ 撮起嘴唇或以大拇指和食指,捏著嘴唇吹出的尖銳聲音。多用作召集的信號。
《老殘游記.第二○回》:「只見陶三窩起嘴唇,打了兩個胡哨,外面又進來兩三個大漢,將許吳二人都用繩子縛了。」
網絡解釋
胡哨
解釋:撮口作聲,或用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出的聲響,多用作共同行動或招集伙伴的信號。俗稱打胡哨。
“胡哨”的單字解釋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哨】:1.偵察;巡邏:哨探。2.為警戒、偵察等任務而設的崗位:哨卡。崗哨。觀察哨。放哨。3.支;隊(用于軍隊):一哨人馬。4.姓。5.(鳥)叫。6.說話;閑談(含貶義):神聊海哨。7.哨子:吹哨兒。
“胡哨”的相關成語
“胡哨”的相關詞語
“胡哨”造句
別聽他花里胡哨的那一套。
她打扮得花里胡哨的,讓人看不慣。
嚴禁花里胡哨,浮夸虛報,成績是成績,不足就是不足。
這個人做事花里胡哨的,不適合干財務工作。
甜言蜜語花里胡哨肉麻的話,我不會說,我愛你只會用行動表示,520我愛你,我會盡心盡力為你做三樣事:1不騙你,2不傷害你,3不離不棄陪著你!
她穿得花里胡哨,這樣人人都會對她有印象。
你的一筆一劃會顫抖怯懦亮麗大膽?花里胡哨樸實無華?
大多數人都認為日常生活之外的知識是花里胡哨的東西.
在辦公場所來這些花里胡哨的運動,會很難看,很失臉面,不應縱容這種運動.
花里胡哨的符號對你理解過程沒什么幫助.
* 胡哨的讀音是:hú shào,胡哨的意思:胡哨 解釋:撮口作聲,或用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出的聲響,多用作共同行動或招集伙伴的信號。俗稱打胡哨。
基本解釋
1.撮起嘴唇或塞指于口所吹出的尖銳聲音﹐多用作招集的信號。 2.胡鬧;胡言亂語。辭典解釋
胡哨 hú shào ㄏㄨˊ ㄕㄠˋ撮起嘴唇或以大拇指和食指,捏著嘴唇吹出的尖銳聲音。多用作召集的信號。
《老殘游記.第二○回》:「只見陶三窩起嘴唇,打了兩個胡哨,外面又進來兩三個大漢,將許吳二人都用繩子縛了。」
胡哨
解釋:撮口作聲,或用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出的聲響,多用作共同行動或招集伙伴的信號。俗稱打胡哨。【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哨】:1.偵察;巡邏:哨探。2.為警戒、偵察等任務而設的崗位:哨卡。崗哨。觀察哨。放哨。3.支;隊(用于軍隊):一哨人馬。4.姓。5.(鳥)叫。6.說話;閑談(含貶義):神聊海哨。7.哨子:吹哨兒。
別聽他花里胡哨的那一套。
她打扮得花里胡哨的,讓人看不慣。
嚴禁花里胡哨,浮夸虛報,成績是成績,不足就是不足。
這個人做事花里胡哨的,不適合干財務工作。
甜言蜜語花里胡哨肉麻的話,我不會說,我愛你只會用行動表示,520我愛你,我會盡心盡力為你做三樣事:1不騙你,2不傷害你,3不離不棄陪著你!
她穿得花里胡哨,這樣人人都會對她有印象。
你的一筆一劃會顫抖怯懦亮麗大膽?花里胡哨樸實無華?
大多數人都認為日常生活之外的知識是花里胡哨的東西.
在辦公場所來這些花里胡哨的運動,會很難看,很失臉面,不應縱容這種運動.
花里胡哨的符號對你理解過程沒什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