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風的讀音 胡風的意思
胡風 胡風(1902年—1985年),男,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1920年起就讀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學。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1933年被驅逐出境。1934年與青年作家梅志結婚。 1949年起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其間寫有抒情長詩《時間開始了》,特寫集《和新人物在一起》,雜文短記《從源頭到洪流》等。1953-1954年,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 胡
- 風
“胡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ú fēng]
- 漢字注音:
- ㄏㄨˊ ㄈㄥ
- 簡繁字形:
- 胡風
- 是否常用:
- 否
“胡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北風。辭典解釋
胡風 hú fēng ㄏㄨˊ ㄈㄥ 北風。
《文選.鮑照.學劉公干體詩》:「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
《文選.顏延年.陽給事誄》:「朔馬東騖,胡風南埃。」
網絡解釋
胡風
胡風(1902年—1985年),男,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1920年起就讀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學。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1933年被驅逐出境。1934年與青年作家梅志結婚。
1949年起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其間寫有抒情長詩《時間開始了》,特寫集《和新人物在一起》,雜文短記《從源頭到洪流》等。1953-1954年,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胡風”的單字解釋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2.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3.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4.消息,傳聞:風傳(chuán)(傳聞)。聞風而動。5.表現在外的景象、態度、舉止:風景。風度。風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出的思想、藝術特色)。風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風致。風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風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風風”,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的并稱)。6.指民歌、歌謠:國風(《詩經》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風。7.中醫學指某些疾病:風癱。風濕。8.姓。[fěng]古同“諷”,諷刺。
“胡風”的相關詞語
* 胡風的讀音是:hú fēng,胡風的意思:胡風 胡風(1902年—1985年),男,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1920年起就讀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學。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1933年被驅逐出境。1934年與青年作家梅志結婚。 1949年起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其間寫有抒情長詩《時間開始了》,特寫集《和新人物在一起》,雜文短記《從源頭到洪流》等。1953-1954年,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基本解釋
北風。辭典解釋
胡風 hú fēng ㄏㄨˊ ㄈㄥ北風。
《文選.鮑照.學劉公干體詩》:「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
《文選.顏延年.陽給事誄》:「朔馬東騖,胡風南埃。」
胡風
胡風(1902年—1985年),男,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1920年起就讀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學。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1933年被驅逐出境。1934年與青年作家梅志結婚。1949年起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其間寫有抒情長詩《時間開始了》,特寫集《和新人物在一起》,雜文短記《從源頭到洪流》等。1953-1954年,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2.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3.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4.消息,傳聞:風傳(chuán)(傳聞)。聞風而動。5.表現在外的景象、態度、舉止:風景。風度。風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出的思想、藝術特色)。風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風致。風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風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風風”,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的并稱)。6.指民歌、歌謠:國風(《詩經》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風。7.中醫學指某些疾病:風癱。風濕。8.姓。[fěng]古同“諷”,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