脢怎么讀 脢的意思
“脢”字共有1個讀音:
[méi]

漢字 | 脢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ㄟˊ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7 |
異體字 | ?? 膴 脄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22 |
其它編碼 | 五筆:etxu|etxy 倉頡:bowy 鄭碼:qmzy 四角:78257 |
筆順編碼 | 3511315541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撇 橫 豎折/豎彎 橫折鉤 點 橫 點 |
脢字的意思
〔脢子肉〕〈方〉里脊;夾脊肉。
脢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脢
méi ㄇㄟˊ
◎ 背脊肉,脊椎兩旁的瘦肉:“咸其脢。”
英語 flesh
德語 (English: meat on the back of an animal)?
法語 filet (boucherie)?,viande sur le dos d'un animal
脢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脢 méi
〈名〉
(1) 背脊肉 [tenderloin;meat at the back of an animal]
咸其脢。——《易·咸》
(2) 又如:脢腓(比喻不可分離的關系)
脢字的辭典解釋
脢ㄇㄟˊméi名
里脊肉。指手、豬等背脊兩旁條狀的瘦肉。如:「脢子肉」。
康熙字典解釋
脢【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音枚。《說文》背肉也。《玉篇》脢者,心之上,口之下。《廣韻》脊側之肉也。《正字通》脢卽膂也。心繫於膂,以奠神明,宰庶務。《易·咸卦》九五咸其脢。《註》脢者,心之上,口之下。《疏》子夏易傳曰:在脊曰脢。馬云:脢,背也。鄭云:脢,脊肉也。王云:脢,在背而夾脊。諸說不同,大體皆在心上。《博雅》胛謂之脢。
又《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
又《集韻》莫代切《正韻》莫賄切,??音?。
又《類篇》茫歸切《五音集韻》無非切,??音微。義??同。
又《五音集韻》呼恢切,音灰。《易·咸卦》咸其脢。王肅讀。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脢【卷四】【肉部】
背肉也。從肉每聲。《易》曰:“咸其脢。”莫桮切
說文解字注
(脢)背肉也。咸九五。咸其脢。子夏易傳云。在脊曰脢。馬云。脢、背也。鄭云。脢、背脊肉也。虞云。夾脊肉也。按諸家之言。不若許分析憭然。胂爲迫呂之肉。脢爲全背之肉也。釋文云。說文同鄭作背脊肉。未知其審。內則注。脄、脊側肉也。脄卽脢字。從肉。每聲。莫桮切。古音在一部。易曰。咸其脢。
脢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脢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