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怎么讀 脯的意思

漢字 | 脯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ㄨˇ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7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2F |
其它編碼 | 五筆:egey|esy 倉頡:bijb 鄭碼:qfb 四角:73227 |
筆順編碼 | 3511125112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豎 點 |
脯字的意思
胸前的肉:胸脯。
[fǔ]1.肉干:兔脯。
2.果脯:桃脯。
脯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脯
fǔ ㄈㄨˇ
肉干:鹿脯。兔脯。水果蜜漬后晾干的成品:果脯。杏脯。英語 dried meat; preserved fruits
德語 Brustkasten, Brustkorb (S)
法語 fruit confit,tranche de viande séchée,viande séchée
脯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脯 fǔ
〈名〉
(1) (形聲。從肉,甫聲。本義:干肉)
(2) 同本義 [dried meat]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謂加姜桂鍛治者謂之,不加姜桂以鹽干之者謂之脯。——《周禮·天官》注
(3) 又如:肉脯;牛脯;脯餼(干肉和生肉);脯糗(干肉和干糧);脯臘(干肉);脯棗(干肉和棗類果品)
(4) 干燥脫水的瓜果 [preserved fruit]。如:桃脯;杏脯
(5) 熟肉 [meat]。如:脯羹(肉汁);脯酒(酒肉);脯肉(肉食);脯醬(肉醬)
詞性變化
◎ 脯 fǔ
〈動〉
(1) 制干肉 [make dried-meat]
辜諫者,脯諸侯,俎方伯,剖人心,破人脛。——《抱樸子》
(2) 又如:脯醢(古代把人做成肉干或剁成肉醬的酷刑)
◎ 脯 fǔ
〈形〉
(1) 枯干的 [dried up]。如:脯田(專指嚴冬天寒地凍,土地缺乏養料時所耕之田)
(2) 另見 pú
基本詞義
◎ 脯 pú
〈名〉
(1) 胸脯 [chest;breast]。如:脯子
(2) 另見 fǔ
常用詞組
脯子
脯字的辭典解釋
干肉。如:「鹿脯」、「肉脯」。《論語·鄉黨》:「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
經過糖漬再晾干的果肉。如:「桃脯」、「杏脯」、「瓜脯」。《晉書·卷六二·祖逖傳》:「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
動刑殺人后再把他的骨肉碎割,曬成肉干。《戰國策·趙策三》:「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脯ㄆㄨˊpú 名胸部。如:「胸脯」、「雞脯」。
康熙字典解釋
脯【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方武切《集韻》《韻會》匪父切《正韻》斐古切,??音甫。《說文》肉乾也。《玉篇》脯,臘也。《廣韻》乾脯。《前漢·東方朔傳》乾肉爲脯。《禮·內則》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麕脯。《韻會》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椒曰鍛脩。《釋名》脯,搏也。乾燥相搏著也。《禮·曲禮》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詩·大雅》爾殽伊脯。《前漢·貨殖傳》濁氏以胃脯而連騎。《註》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酺通。大飮酒也。
又《集韻》蒲故切,音步。爲人物災害之神。一曰會聚飮食也。本亦作酺。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脯【卷四】【肉部】
乾肉也。從肉甫聲。方武切
說文解字注
(脯)乾肉也。周禮臘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臘膴胖之事。注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段脩。臘、小物全乾也。許於脯、於日部之?統言之曰乾肉。鄭則以大物小物析言之。從肉。甫聲。方武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