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去的讀音 脫去的意思
脫去 脫去,拼音tuō qù,漢語詞語,有逃走,擺脫,脫掉之意,出自《史記·晉世家》。
- 脫
- 去
“脫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uō qù]
- 漢字注音:
- ㄊㄨㄛ ㄑㄩˋ
- 簡繁字形:
- 脫去
- 是否常用:
- 否
“脫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逃走;擺脫。 2.脫掉。
網絡解釋
脫去
脫去,拼音tuō qù,漢語詞語,有逃走,擺脫,脫掉之意,出自《史記·晉世家》。
“脫去”的單字解釋
【脫】:1.(皮膚、毛發等)脫落:脫皮。脫毛。爺爺的頭發都脫光了。2.取下;除去:脫鞋。脫脂。脫色。3.脫離:逃脫。擺脫。脫險。脫韁之馬。4.漏掉(文字):脫誤。這一行里脫了三個字。5.輕率;輕慢:輕脫。脫易(輕率,不講究禮貌)。6.或許:脫有不測。7.倘若:脫有遺漏,必致誤事。8.姓。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去路。去向。從成都去重慶。他去了三天,還沒回來。2.離開:去國。去世。去職。去留兩便。3.失去;失掉:大勢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這句話去幾個字就簡潔了。5.距離:兩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聽報告去了。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后,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后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去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聲:平上去入。11.扮演(戲曲里的角色):在《斷橋》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動詞后,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去(=過去)。讓他說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脫去”的相關成語
“脫去”的相關詞語
“脫去”造句
“我愛秋天的田野,秋天到了,田野脫去了綠襯衣,換上了黃毛衣,人們都感嘆說:”啊,秋天來了,萬物要凋零了。“但是,就在這黃色的田野上,我卻找到了秋天的生機。
春天來了,天氣溫暖了,小朋友們都脫去了厚厚的棉衣,換上了春裝。樹林里也是一片美景。樹木挺拔、蔥翠。遍地的花朵美不勝收,有黃的、藍的、粉的……
有的玉米成熟了,脫去它那淺黃色的外衣,一顆顆珍珠般的玉米粒就顯露出來了,像一個調皮的娃娃裂開了嘴,露出了一排排金黃的牙齒。
孩子,愿你快快脫去幼稚的嬌嫩,揚起創造的風帆,駛向成熟,駛向金色的海岸。
隆冬,家鄉的田野悄悄脫去了“金裝”,換上了銀白色的“衣裳”,到處都銀裝素裹,玉樹瓊枝。
一到秋天,香山里的楓樹就會脫去滿身的綠裝,換上紅色的衣服。在遠處看,一片片的紅葉把香山裝扮得像位待嫁的新娘,美麗極了。如果是爬到山頂再向下看,整座山都好似被紅色的顏料潑過一般,紅得那樣厚重,那樣濃烈。
玉米脫去了綠色的外衣,換上一件黃馬褂,等待著農民伯伯的驗收。
桃花脫去秀麗的外衣,一轉身變成了可愛的桃子寶寶。
許多大樹脫去了綠色的衣裝,換上了金色的秋裝。小草被凍得面黃肌瘦,無精打采地依偎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
春日,柳樹脫去冬裝,迎來了一片新綠。
* 脫去的讀音是:tuō qù,脫去的意思:脫去 脫去,拼音tuō qù,漢語詞語,有逃走,擺脫,脫掉之意,出自《史記·晉世家》。
基本解釋
1.逃走;擺脫。 2.脫掉。脫去
脫去,拼音tuō qù,漢語詞語,有逃走,擺脫,脫掉之意,出自《史記·晉世家》。【脫】:1.(皮膚、毛發等)脫落:脫皮。脫毛。爺爺的頭發都脫光了。2.取下;除去:脫鞋。脫脂。脫色。3.脫離:逃脫。擺脫。脫險。脫韁之馬。4.漏掉(文字):脫誤。這一行里脫了三個字。5.輕率;輕慢:輕脫。脫易(輕率,不講究禮貌)。6.或許:脫有不測。7.倘若:脫有遺漏,必致誤事。8.姓。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去路。去向。從成都去重慶。他去了三天,還沒回來。2.離開:去國。去世。去職。去留兩便。3.失去;失掉:大勢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這句話去幾個字就簡潔了。5.距離:兩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聽報告去了。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后,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后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去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聲:平上去入。11.扮演(戲曲里的角色):在《斷橋》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動詞后,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去(=過去)。讓他說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我愛秋天的田野,秋天到了,田野脫去了綠襯衣,換上了黃毛衣,人們都感嘆說:”啊,秋天來了,萬物要凋零了。“但是,就在這黃色的田野上,我卻找到了秋天的生機。
春天來了,天氣溫暖了,小朋友們都脫去了厚厚的棉衣,換上了春裝。樹林里也是一片美景。樹木挺拔、蔥翠。遍地的花朵美不勝收,有黃的、藍的、粉的……
有的玉米成熟了,脫去它那淺黃色的外衣,一顆顆珍珠般的玉米粒就顯露出來了,像一個調皮的娃娃裂開了嘴,露出了一排排金黃的牙齒。
孩子,愿你快快脫去幼稚的嬌嫩,揚起創造的風帆,駛向成熟,駛向金色的海岸。
隆冬,家鄉的田野悄悄脫去了“金裝”,換上了銀白色的“衣裳”,到處都銀裝素裹,玉樹瓊枝。
一到秋天,香山里的楓樹就會脫去滿身的綠裝,換上紅色的衣服。在遠處看,一片片的紅葉把香山裝扮得像位待嫁的新娘,美麗極了。如果是爬到山頂再向下看,整座山都好似被紅色的顏料潑過一般,紅得那樣厚重,那樣濃烈。
玉米脫去了綠色的外衣,換上一件黃馬褂,等待著農民伯伯的驗收。
桃花脫去秀麗的外衣,一轉身變成了可愛的桃子寶寶。
許多大樹脫去了綠色的衣裝,換上了金色的秋裝。小草被凍得面黃肌瘦,無精打采地依偎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
春日,柳樹脫去冬裝,迎來了一片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