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怎么讀 腓的意思

漢字 | 腓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ㄟˊ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8 |
異體字 | 痱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53 |
其它編碼 | 五筆:edjd|ehdd 倉頡:blmy 鄭碼:qkc 四角:71211 |
筆順編碼 | 351121112111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豎 橫 橫 橫 豎 橫 橫 橫 |
腓字的意思
1.腿肚子。
2.病;枯萎:百卉俱腓。
腓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腓
féi ㄈㄟˊ
脛骨后的肉。亦稱“腓腸肌”,俗稱“腿肚子”。覆庇,倚庇:“牛羊腓字之。”草木枯萎:“百卉具腓。”英語 calf; avoid; be ill; wither
法語 mollet
腓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腓 féi
〈名〉
(1) 脛骨后的肉,即腿肚子 [calf (of the leg)]
腓大于股,難以趣走。——《韓非子》
(2) 疾病 [illness]
毒涇尚多死,渡瀘寧具腓。—— 南朝 宋· 鮑照《代苦熱行》
(3) 弊端 [abuse]
十年執政雖咸腓,發廩有議常堅持。——元· 許有壬《哀棄兒》
(4) 古代剔除膝蓋骨或斷足的酷刑 [a cruel torture]
腓者,脫其臏也。——漢· 班固《白虎通·五刑》
(5) 又如:腓辟(削去膝蓋骨酷刑)
詞性變化
◎ 腓 féi
〈形〉
病害;枯萎。多指草木 [wether]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詩·小雅·四月》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唐· 高適《燕歌行》
腓字的辭典解釋
脛后肌肉突出之處。俗稱為「腿肚」。
斷足之刑。如:「腓辟」。《周禮·秋官·司刑》「刖罪五百,殺罪五百」句下唐·賈公彥·疏:「咎繇改臏作腓,至周改腓作刖。」
動病變。《詩經·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南朝梁·元帝〈秋風搖落〉:「秋風起兮寒鴈歸,寒蟬鳴兮秋草腓。」
回避。《詩經·小雅·采薇》:「君子所及,小人所腓。」
康熙字典解釋
腓【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符飛切《韻會》符非切,??音肥。《說文》脛腨也。《廣韻》腳腨腸也。《博雅》腓,?也。《正字通》脛後肉,腓腸也。《易·咸卦》六二咸其腓。《疏》腓,足之腓腸也。《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管子·侈靡篇》故卿而不理,靜也。其獄一踦腓,一踦屨。《註》諸侯犯罪者,令著一隻屨以恥之。
又病也。《詩·小雅》百卉具腓。《傳》腓,病也。
又變也。《詩·小雅·具腓釋文》腓,變也。
又避也。《詩·小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傳》腓,避也。
又《大雅》牛羊腓字之。《釋文》避也。
又《廣韻》扶涕切《集韻》父沸切,??音屝。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腓【卷四】【肉部】
脛腨也。從肉非聲。符飛切
說文解字注
(腓)脛腨也。咸六二。咸其腓。鄭曰。腓、膞腸也。按諸書或言膞腸。或言腓腸。謂脛骨後之肉也。腓之言肥。似中有腸者然。故曰腓腸。荀爽易作肥。云謂五也尊盛。故稱肥。此荀以意改字耳。從肉。非聲。符飛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