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怎么讀 臊的意思

漢字 | 臊 |
---|---|
讀音 |
|
注音 | ㄙㄠ|ㄙㄠˋ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3 |
異體字 |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CA |
其它編碼 | 五筆:ekks 倉頡:brrd 鄭碼:qjjf 四角:76294 |
筆順編碼 | 3511251251251123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撇 捺 |
臊字的意思
1.〔臊氣〕倒霉(“氣”讀輕聲)。
2.〔臊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臊子面”。
3.害羞:害臊。羞臊。
[sāo]像尿或狐貍的氣味:臊氣。腥臊。狐臊。
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臊
sāo ㄙㄠˉ
◎ 像尿或狐貍的氣味:臊氣。腥臊。狐臊。
其它字義
● 臊
sào ㄙㄠˋ
〔臊氣〕倒霉(“氣”讀輕聲)。 〔臊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臊臊面”。 害羞:害臊。羞臊。英語 rank; rancid; frowzy, fetid; bashful
德語 Schüchternheit, Verlegenheit (S)?,Versch?mtheit (S)
法語 odeur de l'urine,odeur forte et désagréable d'animal,odeur d'urine,rance,fétide,honteux,confus,timide
臊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臊
鱢 sāo
〈名〉
(1) (形聲。從肉(月),( sào )聲。本義:腥臊) 同本義 [foul smell]
臊,豕膏臭也。——《說文》
犬赤股而躁臊。——《周禮·內饔》
其臭臊。——《素問·金匱真言論》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辭·涉江》
狗若如此,其肉臊惡。——《禮記·內則》疏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榮辱》
(2) 又如:腥臊(動物體上散發的一種難聞的氣味。也比喻為臭惡的小人);臊腥(臭惡的氣味);臊穢(腥臭骯臟的氣味);臊根(男性生殖器);臊膻(腥膻之氣)
詞性變化
◎ 臊 sāo
〈形〉
(1) 丑惡的 [scandalous]
臊聲布于朝野。——《北史·抱老壽傳》
其政腥臊。——《國語·周語上》
(2) 又如:臊聲(丑聞);臊子(臭貨)
(3) 另見 sào
基本詞義
◎ 臊 sào
〈動〉
害羞;羞辱 [bashful;shy]。如:臊眉耷眼(形容羞愧的樣子);臊皮(尋開心);臊臉禮兒(形容禮薄,讓人不好意思拿出);臊臊牌(難看)
詞性變化
◎ 臊 sào
〈名〉
(1) 剁細的肉 [minced meat]。如:臊子韭(即肉末炒韭菜)
(2) 另見 sāo
臊字的辭典解釋
腥臭的氣味。如:「牛臊」、「羊臊」。《荀子·榮辱》:「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
臊ㄙㄠˋsào 動害羞、難為情。如:「害臊」。《程乙本紅樓夢·第二四回》:「那小紅臊的轉身一跑,卻被門檻子絆倒。」
羞辱。《紅樓夢·第二四回》:「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來了。」
名參見「臊子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臊【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說文》豕膏臭也。從肉,喿,意兼聲。《廣韻》腥臊。《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註》臊,豕膏也。
又《韻會》一曰犬臊也。《正韻》犬膏也。《禮·內則》夏腒鱐膳膏臊。《註》犬膏臊。
又凡肉之腥者皆曰臊。《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又《韻補》葉音摗。《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臊。葉下周。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臊【卷四】【肉部】
豕膏臭也。從肉喿聲。穌遭切
說文解字注
(臊)豕膏臭也。庖人、內則曰。夏行腒鱐膳膏臊。杜子春云。膏臊、犬膏。大鄭云。膏臊、豕膏。後鄭從杜說。許同大鄭。從肉。喿聲。穌遭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