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諫的讀音 臺諫的意思
臺諫 臺鑒,官名。唐時,臺官與諫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與監察御史掌糾彈,通稱為臺官,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掌規諫,通稱諫官,合稱臺諫。清代統歸于都察院,職權不再分別,雖亦統稱臺諫,與宋之臺諫性質有所不同。
“臺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i jiàn]
- 漢字注音:
- ㄊㄞˊ ㄐㄧㄢˋ
- 簡繁字形:
- 臺諫
- 是否常用:
- 否
“臺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宋時以專司糾彈的御史為臺官﹐以職掌建言的給事中﹑諫議大夫等為諫官。兩者雖各有所司﹐而職責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稱之。明初廢諫院﹐以給事中兼領監察與規諫﹐兩者開始合流。至清雍正元年﹐又使之同隸都察院﹐于是臺諫完全合二為一。
網絡解釋
臺諫
臺鑒,官名。唐時,臺官與諫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與監察御史掌糾彈,通稱為臺官,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掌規諫,通稱諫官,合稱臺諫。清代統歸于都察院,職權不再分別,雖亦統稱臺諫,與宋之臺諫性質有所不同。
“臺諫”的單字解釋
“臺諫”的相關詞語
* 臺諫的讀音是:tái jiàn,臺諫的意思:臺諫 臺鑒,官名。唐時,臺官與諫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與監察御史掌糾彈,通稱為臺官,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掌規諫,通稱諫官,合稱臺諫。清代統歸于都察院,職權不再分別,雖亦統稱臺諫,與宋之臺諫性質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