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偕樂的讀音 與民偕樂的意思
辭典解釋與民偕樂 yǔ mín xié lè 和人民一同享樂。《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也作「與民同樂」。
- 與
- 民
- 偕
- 樂
“與民偕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ǔ mín xié lè]
- 漢字注音:
- ㄩˇ ㄇㄧㄣˊ ㄒㄧㄝˊ ㄌㄜˋ
- 簡繁字形:
- 與民偕樂
- 是否常用:
- 否
“與民偕樂”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與民偕樂 yǔ mín xié lè ㄩˇ ㄇㄧㄣˊ ㄒㄧㄝˊ ㄌㄜˋ 和人民一同享樂。《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也作「與民同樂」。
網絡解釋
“與民偕樂”的單字解釋
【與】:1.給予。2.獎賞。3.交付,償還。4.幫助;援助。5.同盟者;黨與。6.親附;陪從。7.隨著,依照。8.稱贊;贊揚。9.允許,許可。10.對付。11.當;敵。12.使。13.用。14.謂;叫做。15.為,是。16.製作。17.數,計算。18.等待。19.比得上。20.如同,好像。21.猶其。22.介詞。同,跟。23.介詞。以。24.介詞。替。25.介詞。把;將。26.介詞。被。27.介詞。於;在。28.介詞。向。29.介詞。從;由。30.連詞。和;及。31.連詞。與其。32.連詞。如果,假如。33.同“舉”。舉動;舉止。34.同“舉”。記錄;登記。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36.同“舉”。高舉,騰起。37.同“舉”。皆;全部。38.同“予”。仇視;憎恨。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偕】:一同;偕同:偕行。相偕出游。不日將偕夫人抵京。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
“與民偕樂”的相關詞語
* 與民偕樂的讀音是:yǔ mín xié lè,與民偕樂的意思:辭典解釋與民偕樂 yǔ mín xié lè 和人民一同享樂。《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也作「與民同樂」。
辭典解釋
與民偕樂 yǔ mín xié lè ㄩˇ ㄇㄧㄣˊ ㄒㄧㄝˊ ㄌㄜˋ和人民一同享樂。《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也作「與民同樂」。
【與】:1.給予。2.獎賞。3.交付,償還。4.幫助;援助。5.同盟者;黨與。6.親附;陪從。7.隨著,依照。8.稱贊;贊揚。9.允許,許可。10.對付。11.當;敵。12.使。13.用。14.謂;叫做。15.為,是。16.製作。17.數,計算。18.等待。19.比得上。20.如同,好像。21.猶其。22.介詞。同,跟。23.介詞。以。24.介詞。替。25.介詞。把;將。26.介詞。被。27.介詞。於;在。28.介詞。向。29.介詞。從;由。30.連詞。和;及。31.連詞。與其。32.連詞。如果,假如。33.同“舉”。舉動;舉止。34.同“舉”。記錄;登記。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36.同“舉”。高舉,騰起。37.同“舉”。皆;全部。38.同“予”。仇視;憎恨。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偕】:一同;偕同:偕行。相偕出游。不日將偕夫人抵京。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