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知的讀音 與知的意思
與知 猶與聞,預先知曉 (1).猶與聞。《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公孫免馀 ﹞對曰:‘臣殺之,君勿與知。’乃與 公孫無地 、 公孫臣 謀,使攻 寧氏 。”《國語·晉語二》:“ 重耳 、 夷吾 與知 共君 之事。” (2).預先知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夫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則身危。” 張守節 正義:“人主先得其計己功,說者知前發其蹤跡,身必危亡。”
- 與
- 知
“與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ǔ zhī]
- 漢字注音:
- ㄩˇ ㄓ
- 簡繁字形:
- 與知
- 是否常用:
- 否
“與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與聞。預先知曉。
網絡解釋
與知
猶與聞,預先知曉
(1).猶與聞。《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公孫免馀 ﹞對曰:‘臣殺之,君勿與知。’乃與 公孫無地 、 公孫臣 謀,使攻 寧氏 。”《國語·晉語二》:“ 重耳 、 夷吾 與知 共君 之事。”
(2).預先知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夫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則身危。” 張守節 正義:“人主先得其計己功,說者知前發其蹤跡,身必危亡。”
“與知”的單字解釋
【與】:1.給予。2.獎賞。3.交付,償還。4.幫助;援助。5.同盟者;黨與。6.親附;陪從。7.隨著,依照。8.稱贊;贊揚。9.允許,許可。10.對付。11.當;敵。12.使。13.用。14.謂;叫做。15.為,是。16.製作。17.數,計算。18.等待。19.比得上。20.如同,好像。21.猶其。22.介詞。同,跟。23.介詞。以。24.介詞。替。25.介詞。把;將。26.介詞。被。27.介詞。於;在。28.介詞。向。29.介詞。從;由。30.連詞。和;及。31.連詞。與其。32.連詞。如果,假如。33.同“舉”。舉動;舉止。34.同“舉”。記錄;登記。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36.同“舉”。高舉,騰起。37.同“舉”。皆;全部。38.同“予”。仇視;憎恨。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與知”的相關詞語
* 與知的讀音是:yǔ zhī,與知的意思:與知 猶與聞,預先知曉 (1).猶與聞。《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公孫免馀 ﹞對曰:‘臣殺之,君勿與知。’乃與 公孫無地 、 公孫臣 謀,使攻 寧氏 。”《國語·晉語二》:“ 重耳 、 夷吾 與知 共君 之事。” (2).預先知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夫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則身危。” 張守節 正義:“人主先得其計己功,說者知前發其蹤跡,身必危亡。”
基本解釋
猶與聞。預先知曉。與知
猶與聞,預先知曉(1).猶與聞。《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公孫免馀 ﹞對曰:‘臣殺之,君勿與知。’乃與 公孫無地 、 公孫臣 謀,使攻 寧氏 。”《國語·晉語二》:“ 重耳 、 夷吾 與知 共君 之事。”
(2).預先知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夫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則身危。” 張守節 正義:“人主先得其計己功,說者知前發其蹤跡,身必危亡。”
【與】:1.給予。2.獎賞。3.交付,償還。4.幫助;援助。5.同盟者;黨與。6.親附;陪從。7.隨著,依照。8.稱贊;贊揚。9.允許,許可。10.對付。11.當;敵。12.使。13.用。14.謂;叫做。15.為,是。16.製作。17.數,計算。18.等待。19.比得上。20.如同,好像。21.猶其。22.介詞。同,跟。23.介詞。以。24.介詞。替。25.介詞。把;將。26.介詞。被。27.介詞。於;在。28.介詞。向。29.介詞。從;由。30.連詞。和;及。31.連詞。與其。32.連詞。如果,假如。33.同“舉”。舉動;舉止。34.同“舉”。記錄;登記。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36.同“舉”。高舉,騰起。37.同“舉”。皆;全部。38.同“予”。仇視;憎恨。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