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妖作怪的讀音 興妖作怪的意思
【解釋】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這幾件物事,在此興妖作怪!”【示例】是這樣看起來,完全是張儀那小子在~啦。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近義詞】興風作浪、無事生非、惹是生非【反義詞】風平浪靜、相安無事【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 興
- 妖
- 作
- 怪
“興妖作怪”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ng yāo zuò guài]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 ㄧㄠ ㄗㄨㄛˋ ㄍㄨㄞˋ
- 簡繁字形:
- 興妖作怪
- 是否常用:
- 是
“興妖作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興妖作怪 xīngyāo-zuòguài
[stir up trouble;conjure up a host of demon to make mischief;kick up the devil's delight] 原指妖魔鬼怪作祟害人或人裝神扮鬼。現在則比喻壞人搗亂破壞,挑起事端
叵耐這廝,帝輦之下,輒敢大膽,興妖作怪。——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辭典解釋
興妖作怪 xīng yāo zuò guài ㄒㄧㄥ ㄧㄠ ㄗㄨㄛˋ ㄍㄨㄞˋ 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作亂。比喻小人興風作浪,為非做歹。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三.永州野廟記》:「應祥聞言,知為蛇妖。乃具陳其害人禍物,興妖作怪之事,對辯于鐵籠之下。」《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帝輦之下,輒敢大膽,興妖作怪。」也作「興妖作孽」。
英語 lit. to summon demons to create havoc (idiom)?, fig. to stir up all kinds of trouble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
【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這幾件物事,在此興妖作怪!”
【示例】是這樣看起來,完全是張儀那小子在~啦。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近義詞】興風作浪、無事生非、惹是生非
【反義詞】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興妖作怪”的單字解釋
【興】:1.起身;起來。2.興起。3.派遣;出發。4.徵聚。5.推舉;起用。6.產生。7.猶動。8.猶作。9.猶升。10.倡導。11.創辦;舉辦。12.設立;製造。13.成功;成就。14.昌盛;興旺。15.胖。16.流行;時行。17.寵慣。18.準許,許可。19.或許,也許。20.語氣詞。21.姓。
【妖】:1.妖怪:除妖。妖魔。妖精。2.邪惡而迷惑人的:妖言。妖術。妖道。妖人。3.裝束奇特,作風不正派(多指女性):妖里妖氣。4.艷麗;嫵媚:妖嬈。妖冶。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怪】:1.奇怪:怪事。古怪。2.埋怨;責備:這事不能怪他。3.副詞。非常;很:怪好聽的。4.神話傳說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
“興妖作怪”的相關詞語
* 興妖作怪的讀音是:xīng yāo zuò guài,興妖作怪的意思:【解釋】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這幾件物事,在此興妖作怪!”【示例】是這樣看起來,完全是張儀那小子在~啦。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近義詞】興風作浪、無事生非、惹是生非【反義詞】風平浪靜、相安無事【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興妖作怪 xīngyāo-zuòguài
[stir up trouble;conjure up a host of demon to make mischief;kick up the devil's delight] 原指妖魔鬼怪作祟害人或人裝神扮鬼。現在則比喻壞人搗亂破壞,挑起事端
叵耐這廝,帝輦之下,輒敢大膽,興妖作怪。——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辭典解釋
興妖作怪 xīng yāo zuò guài ㄒㄧㄥ ㄧㄠ ㄗㄨㄛˋ ㄍㄨㄞˋ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作亂。比喻小人興風作浪,為非做歹。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三.永州野廟記》:「應祥聞言,知為蛇妖。乃具陳其害人禍物,興妖作怪之事,對辯于鐵籠之下。」《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帝輦之下,輒敢大膽,興妖作怪。」也作「興妖作孽」。
英語 lit. to summon demons to create havoc (idiom)?, fig. to stir up all kinds of trouble
【解釋】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
【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這幾件物事,在此興妖作怪!”
【示例】是這樣看起來,完全是張儀那小子在~啦。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近義詞】興風作浪、無事生非、惹是生非
【反義詞】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興】:1.起身;起來。2.興起。3.派遣;出發。4.徵聚。5.推舉;起用。6.產生。7.猶動。8.猶作。9.猶升。10.倡導。11.創辦;舉辦。12.設立;製造。13.成功;成就。14.昌盛;興旺。15.胖。16.流行;時行。17.寵慣。18.準許,許可。19.或許,也許。20.語氣詞。21.姓。
【妖】:1.妖怪:除妖。妖魔。妖精。2.邪惡而迷惑人的:妖言。妖術。妖道。妖人。3.裝束奇特,作風不正派(多指女性):妖里妖氣。4.艷麗;嫵媚:妖嬈。妖冶。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怪】:1.奇怪:怪事。古怪。2.埋怨;責備:這事不能怪他。3.副詞。非常;很:怪好聽的。4.神話傳說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