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案齊眉的讀音 舉案齊眉的意思
【解釋】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處】《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示例】次日,蘧公孫上廳謝親,設席飲酒。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近義詞】心心相印、相敬如賓、夫唱婦隨【反義詞】琴瑟不調【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舉
- 案
- 齊
- 眉
“舉案齊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ǔ àn qí méi]
- 漢字注音:
- ㄐㄩˇ ㄢˋ ㄑㄧˊ ㄇㄟˊ
- 簡繁字形:
- 舉案齊眉
- 是否常用:
- 是
“舉案齊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舉案齊眉 jǔ’àn-qíméi
[man and wife respect with each other] 指后漢梁鴻之妻把食具抬舉到眉眼那樣的高度遞給丈夫,極言夫妻相互敬愛之至
辭典解釋
舉案齊眉 jǔ àn qí méi ㄐㄩˇ ㄢˋ ㄑㄧˊ ㄇㄟˊ 東漢孟光送飯食給丈夫梁鴻時,總是將木盤高舉,與眉平齊,夫妻互敬互愛的故事。典出《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后比喻夫妻相敬如賓。《儒林外史.第一○回》:「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舉案齊眉。」也作「孟光舉案」、「齊眉舉案」。
英語 lit. to lift the tray to eyebrow level (idiom)?; mutual respect in a marriage
網絡解釋
【解釋】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處】《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示例】次日,蘧公孫上廳謝親,設席飲酒。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近義詞】心心相印、相敬如賓、夫唱婦隨
【反義詞】琴瑟不調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舉案齊眉”的單字解釋
【舉】: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案】: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盤:舉案齊眉。2.長條的桌子:書案。3.架起來用作臺面的長木板:案板。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慘案。破案。5.公務中的書面材料:有案可查。6.書面的計劃、建議或決定:草案。決議案。7.同“按”。
【齊】:[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臍”。肚臍。23.同“臍”。24.同“臍”。當中;中央。25.同“臍”。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眉】:1.眉毛:濃眉。眉開眼笑。2.指書頁上方空白的地方:書眉。眉批。3.姓。
“舉案齊眉”的相關詞語
* 舉案齊眉的讀音是:jǔ àn qí méi,舉案齊眉的意思:【解釋】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處】《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示例】次日,蘧公孫上廳謝親,設席飲酒。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近義詞】心心相印、相敬如賓、夫唱婦隨【反義詞】琴瑟不調【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基本解釋
舉案齊眉 jǔ’àn-qíméi
[man and wife respect with each other] 指后漢梁鴻之妻把食具抬舉到眉眼那樣的高度遞給丈夫,極言夫妻相互敬愛之至
辭典解釋
舉案齊眉 jǔ àn qí méi ㄐㄩˇ ㄢˋ ㄑㄧˊ ㄇㄟˊ東漢孟光送飯食給丈夫梁鴻時,總是將木盤高舉,與眉平齊,夫妻互敬互愛的故事。典出《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后比喻夫妻相敬如賓。《儒林外史.第一○回》:「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舉案齊眉。」也作「孟光舉案」、「齊眉舉案」。
英語 lit. to lift the tray to eyebrow level (idiom)?; mutual respect in a marriage
【解釋】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處】《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示例】次日,蘧公孫上廳謝親,設席飲酒。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近義詞】心心相印、相敬如賓、夫唱婦隨
【反義詞】琴瑟不調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舉】: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案】: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盤:舉案齊眉。2.長條的桌子:書案。3.架起來用作臺面的長木板:案板。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慘案。破案。5.公務中的書面材料:有案可查。6.書面的計劃、建議或決定:草案。決議案。7.同“按”。
【齊】:[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臍”。肚臍。23.同“臍”。24.同“臍”。當中;中央。25.同“臍”。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眉】:1.眉毛:濃眉。眉開眼笑。2.指書頁上方空白的地方:書眉。眉批。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