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良莠不齊的讀音 良莠不齊的意思

    【解釋】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示例】兼之人品~,誠恐因逸生事。 ◎太平天國·洪秀全《整頓屬員詔》【近義詞】混淆視聽、混淆是非【反義詞】涇渭分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 liáng
    • yǒu

    “良莠不齊”的讀音

    拼音讀音
    [liáng yǒu bù qí]
    漢字注音:
    ㄌㄧㄤˊ ㄧㄡˇ ㄅㄨˋ ㄑㄧˊ
    簡繁字形:
    良莠不齊
    是否常用:

    “良莠不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良莠不齊 liángyǒu-bùqí

    [grain or chaff;the good and the bad are intermingled; sheep and goats; there are bad as well as good people in the group; there are weeds among seedlings; thread and thrum] 莠:狗尾草,比喻品質壞的人。比喻好人壞人混在一起

    無如眾生愚賢不等,也就如五谷良莠不齊。——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

    辭典解釋

    良莠不齊  liáng yǒu bù qí   ㄌㄧㄤˊ ㄧㄡˇ ㄅㄨˋ ㄑㄧˊ  

    好壞參差,素質不一。《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彼時捐例大開,各省候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也作「良莠淆雜」。

    英語 good and bad people intermingled

    網絡解釋

    【解釋】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示例】兼之人品~,誠恐因逸生事。 ◎太平天國·洪秀全《整頓屬員詔》

    【近義詞】混淆視聽、混淆是非

    【反義詞】涇渭分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良莠不齊”的單字解釋

    】:1.好:優良。良好。善良。良藥。消化不良。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3.很:良久。用心良苦。獲益良多。4.姓。
    】:1.狗尾草。2.比喻品質壞的(人):良莠不齊。
    】:[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肚臍。23.同“”。24.同“”。當中;中央。25.同“”。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良莠不齊”的相關詞語

    * 良莠不齊的讀音是:liáng yǒu bù qí,良莠不齊的意思:【解釋】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示例】兼之人品~,誠恐因逸生事。 ◎太平天國·洪秀全《整頓屬員詔》【近義詞】混淆視聽、混淆是非【反義詞】涇渭分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