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蓋的讀音 節蓋的意思
節蓋 jié gài 節蓋 古代持符節的大將所使用的傘蓋。《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黃龍 元年,拜 桓 前將軍,領 青州 牧,假節……時 廬江 太守 李膺 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及見 桓 節蓋在后,卒不敢出,其見憚如此。”
- 節
- 蓋
“節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gài]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ㄍㄞˋ
- 簡繁字形:
- 節蓋
- 是否常用:
- 否
“節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持符節的大將所使用的傘蓋。
網絡解釋
節蓋
jié gài ㄐㄧㄝ ˊ ㄍㄞˋ
節蓋
古代持符節的大將所使用的傘蓋。《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黃龍 元年,拜 桓 前將軍,領 青州 牧,假節……時 廬江 太守 李膺 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及見 桓 節蓋在后,卒不敢出,其見憚如此。”
“節蓋”的單字解釋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蓋】:[gài]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2.傘:雨蓋。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7.造(房子):蓋樓。翻蓋。8.方言虛詞(a.發語詞,如“蓋聞”;b.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c.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沂水縣西北。2.姓。蓋[蓋,讀音作gě(ㄍㄜˇ)、亦可讀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虛詞,何不。
“節蓋”的相關詞語
* 節蓋的讀音是:jié gài,節蓋的意思:節蓋 jié gài 節蓋 古代持符節的大將所使用的傘蓋。《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黃龍 元年,拜 桓 前將軍,領 青州 牧,假節……時 廬江 太守 李膺 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及見 桓 節蓋在后,卒不敢出,其見憚如此。”
基本解釋
古代持符節的大將所使用的傘蓋。節蓋
jié gài ㄐㄧㄝ ˊ ㄍㄞˋ節蓋
古代持符節的大將所使用的傘蓋。《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黃龍 元年,拜 桓 前將軍,領 青州 牧,假節……時 廬江 太守 李膺 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及見 桓 節蓋在后,卒不敢出,其見憚如此。”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蓋】:[gài]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2.傘:雨蓋。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7.造(房子):蓋樓。翻蓋。8.方言虛詞(a.發語詞,如“蓋聞”;b.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c.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沂水縣西北。2.姓。蓋[蓋,讀音作gě(ㄍㄜˇ)、亦可讀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虛詞,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