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裏胡哨的讀音 花裏胡哨的意思
【解釋】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近義詞】花里胡梢【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 花
- 裏
- 胡
- 哨
“花裏胡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uā lǐ hú shào]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花里胡哨
- 是否常用:
- 否
“花裏胡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花里胡哨 huālihúshào
[showy;gaudy;garish] 形容五顏六色,過分鮮艷
穿著打扮上,總是花里胡哨的
辭典解釋
花里胡哨 huā li hú shào ㄏㄨㄚ ˙ㄌㄧ ㄏㄨˊ ㄕㄠˋ 形容顏色華美紛雜。如:「他穿得花里胡哨的,像只花蝴蝶!」也作「花麗狐哨」。
形容舉止或言語等輕佻花俏。如:「他的話花里胡哨的,誰知道是真是假。」也作「花麗狐哨」。
網絡解釋
【解釋】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
【近義詞】花里胡梢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花裏胡哨”的單字解釋
【花】:1.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一朵花兒。2.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木。花盆兒。花兒匠。種花兒。3.(花兒)形狀像花朵的東西:燈花兒。火花。雪花兒。4.煙火的一種,以黑色火藥加其他化學物質制成,在夜間燃放,能噴出許多火花,供人觀賞:花炮。禮花。放花。5.花紋:白地藍花兒。這被面花兒太密。6.顏色或種類錯雜的:花白。花貓。花花綠綠。7.(眼睛)模糊迷亂:眼花。昏花。8.衣服磨損或要破沒破的樣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來迷惑人的;不真實或不真誠的:花招兒。花賬。花言巧語。10.姓。11.用;耗費:花費。花錢。花時間。該花的花,該省的省。
【裏】:1.衣物的內層:被裏。2.內部,與外相對,並引申為一定範圍以內:裏外。心裏。這裏。那裏。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哨】:1.偵察;巡邏:哨探。2.為警戒、偵察等任務而設的崗位:哨卡。崗哨。觀察哨。放哨。3.支;隊(用于軍隊):一哨人馬。4.姓。5.(鳥)叫。6.說話;閑談(含貶義):神聊海哨。7.哨子:吹哨兒。
“花裏胡哨”的相關詞語
* 花裏胡哨的讀音是:huā lǐ hú shào,花裏胡哨的意思:【解釋】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近義詞】花里胡梢【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基本解釋
花里胡哨 huālihúshào
[showy;gaudy;garish] 形容五顏六色,過分鮮艷
穿著打扮上,總是花里胡哨的
辭典解釋
花里胡哨 huā li hú shào ㄏㄨㄚ ˙ㄌㄧ ㄏㄨˊ ㄕㄠˋ形容顏色華美紛雜。如:「他穿得花里胡哨的,像只花蝴蝶!」也作「花麗狐哨」。
形容舉止或言語等輕佻花俏。如:「他的話花里胡哨的,誰知道是真是假。」也作「花麗狐哨」。
【解釋】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
【近義詞】花里胡梢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花】:1.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一朵花兒。2.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木。花盆兒。花兒匠。種花兒。3.(花兒)形狀像花朵的東西:燈花兒。火花。雪花兒。4.煙火的一種,以黑色火藥加其他化學物質制成,在夜間燃放,能噴出許多火花,供人觀賞:花炮。禮花。放花。5.花紋:白地藍花兒。這被面花兒太密。6.顏色或種類錯雜的:花白。花貓。花花綠綠。7.(眼睛)模糊迷亂:眼花。昏花。8.衣服磨損或要破沒破的樣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來迷惑人的;不真實或不真誠的:花招兒。花賬。花言巧語。10.姓。11.用;耗費:花費。花錢。花時間。該花的花,該省的省。
【裏】:1.衣物的內層:被裏。2.內部,與外相對,並引申為一定範圍以內:裏外。心裏。這裏。那裏。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哨】:1.偵察;巡邏:哨探。2.為警戒、偵察等任務而設的崗位:哨卡。崗哨。觀察哨。放哨。3.支;隊(用于軍隊):一哨人馬。4.姓。5.(鳥)叫。6.說話;閑談(含貶義):神聊海哨。7.哨子:吹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