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蘭竟體的讀音 芳蘭竟體的意思
【解釋】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出處】《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示例】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舉止閑雅
- 芳
- 蘭
- 竟
- 體
“芳蘭竟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ng lán jìng tǐ]
- 漢字注音:
- ㄈㄤ ㄌㄢˊ ㄐㄧㄥˋ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芳蘭竟體
- 是否常用:
- 否
“芳蘭竟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遍體芳香。謂人品高雅絕俗。 辭典解釋
芳蘭竟體 fāng lán jìng tǐ ㄈㄤ ㄌㄢˊ ㄐㄧㄥˋ ㄊㄧˇ 喻稱舉止風流儒雅。
《南史.卷二○.謝弘微傳》:「覺此生芳蘭竟體,想謝莊政當如此。」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
網絡解釋
【解釋】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
【出處】《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示例】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舉止閑雅
“芳蘭竟體”的單字解釋
【芳】:1.香:芬芳。芳草。芳香。2.花卉:群芳。眾芳。3.美好的(德行、名聲):芳名。流芳百世。4.敬辭,用于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事物:芳鄰。5.姓。
【蘭】:同“蘭”。
【竟】:1.完畢;終了:繼承革命先烈未竟的事業。2.從始至終;全:竟夜。3.副詞。1.終于:有志者事竟成。2.表示出乎意料:沒想到他竟進步得這樣快。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芳蘭竟體”的相關詞語
* 芳蘭竟體的讀音是:fāng lán jìng tǐ,芳蘭竟體的意思:【解釋】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出處】《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示例】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舉止閑雅
基本解釋
遍體芳香。謂人品高雅絕俗。辭典解釋
芳蘭竟體 fāng lán jìng tǐ ㄈㄤ ㄌㄢˊ ㄐㄧㄥˋ ㄊㄧˇ喻稱舉止風流儒雅。
《南史.卷二○.謝弘微傳》:「覺此生芳蘭竟體,想謝莊政當如此。」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
【解釋】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
【出處】《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示例】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舉止閑雅
【芳】:1.香:芬芳。芳草。芳香。2.花卉:群芳。眾芳。3.美好的(德行、名聲):芳名。流芳百世。4.敬辭,用于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事物:芳鄰。5.姓。
【蘭】:同“蘭”。
【竟】:1.完畢;終了:繼承革命先烈未竟的事業。2.從始至終;全:竟夜。3.副詞。1.終于:有志者事竟成。2.表示出乎意料:沒想到他竟進步得這樣快。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