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怎么讀 蘋的意思

漢字 | 蘋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ㄧㄥˊ|ㄆㄥ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5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繁體字形 | 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2F9 |
其它編碼 | 五筆:aguh|aguf 倉頡:tmfj 鄭碼:eaua 四角:44409 |
筆順編碼 | 1221431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一丶ノ一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 點 撇 橫 豎 |
蘋字的意思
1.〔蘋果〕a.落葉喬木,開白花;b.這種植物的果實,球形,紅色或黃色,味甜或略酸。
2.(蘋)
[pēng]〔蘋縈〕回旋的樣子,如“爭湍蘋縈,汨活澎濞”。
蘋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蘋
(蘋)
píng ㄆㄧㄥˊ
〔蘋果〕a.落葉喬木,開白花;b.這種植物的果實,球形,紅色或黃色,味甜或略酸。(蘋)其它字義
● 蘋
pēng ㄆㄥˉ
◎ 〔蘋縈〕回旋的樣子,如“爭湍蘋蘋,汨活澎濞”。
英語 artemisia; duckweed; apple
德語 Wasserlinse, kleine, Entenflott (S, Bio)
法語 pomme
蘋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蘋
蘋 píng
〈名〉
(1) (形聲。從艸,平聲。本義:浮萍)
(2) 同本義 [duckweed]
蘋,無根浮水而生者。——《說文》
(3) 蒿的一種。即青蒿 [wormwood;artemisia]
呦呦鹿嗚,食野之蘋。——《詩·小雅·鹿鳴》
(4) 又如:蘋藻主(妻子);蘋敬(禮金)
(5) 同“蘋”。見“蘋果” [apple]。如:蘋蘩(指婚儀、婚姻);蘋藻(指婦女的言行規范);蘋婆(鳳眼果)
(6) 通“軿”。兵車的一種 [boxcar]
蘋車之萃。——《周禮·春官·車仆》
詞性變化
◎ 蘋 píng
〈形〉
草叢生的樣子 [growing thickly]。如:蘋蘋(草聚集叢生的樣子。也指叢生的草)
蘋字的辭典解釋
在水面飄浮生長的一種植物。《說文解字·艸部》:「蘋,萍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大戴禮記·夏小正》:「湟潦生蘋。」同「萍 」。
藾蕭,一種古書上的植物,屬白蒿類。《爾雅·釋草》:「蘋,藾蕭。」晉·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同「蘋 」(二)?。
康熙字典解釋
蘋【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符眞切《正韻》毘賔切,??音頻。《說文》本作??。大萍也。《爾雅·釋草》萍蓱,其大者蘋。《本草集解》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蘋也。《詩·召南》于以采蘋。《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箋》蘋之言賔也。《釋文》韓詩云:沈者曰蘋。《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崑崙之蘋。《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楚辭·九章》登白蘋兮騁望。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蘋【卷一】【艸部】
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從艸平聲。符兵切
說文解字注
(蘋)?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傳曰。蘋、藾也。釋草蘋字?出。一曰?。一曰藾蕭。鄭箋以水中之艸非鹿所食。易之曰蘋、藾蕭也。於有令曰?、萍也。於周禮萍氏引爾雅萍?。似分別萍爲水艸、蘋爲藾蕭。鄭所據爾雅自作萍?。而毛詩、夏小正以蘋爲萍。皆屬叚借。許君則蘋?萍三字同物。不謂蘋爲叚借。○李善注高唐賦引說文。蘋蘋、艸皃。音平。從艸。平聲。符兵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