茛怎么讀 茛的意思
“茛”字共有1個讀音:
[gèn]

漢字 | 茛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ㄣ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31B |
其它編碼 | 五筆:aveu|avu 倉頡:tav 鄭碼:exo 四角:44732 |
筆順編碼 | 1225115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フ一一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豎提 撇 捺 |
茛字的意思
1.野葛,現叫鉤吻。藤本植物。根和葉有劇毒。
2.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有毛,花黃色,植株有毒。
茛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茛
gèn ㄍㄣˋ
◎ 落葉灌木,莖蔓生,葉到秋變紅,花黃綠色,果實多毛有毒,葉莖可做染料。亦稱“野葛”、“鉤吻”。
德語 Hahnenfu?, Butterblume (Bio)
法語 renoncule,ranunculus
茛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茛 gèn
〈名〉
(1) 又名野葛,鉤吻 [lobed ku-dzuvine]。一種落葉灌木( Pueraria lobata ),莖蔓延細長,葉到秋變紅色,花黃綠色,果實多毛,有毒,莖干可做染料
(2) 毛茛 [Japenese buttercup]。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Ranunculus japonicus ),高二三尺,莖葉都有毛,開黃色或白色小花,果實集成球形,莖葉根及果實都有毒,可以入藥
茛字的辭典解釋
茛ㄍㄣˋgèn名
毛茛: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全草被白色粗毛,多生于濕地、畦畔、路旁。莖直立, 圓筒狀,中空。葉互生,表面光滑,葉背多毛。夏季開黃花。全株有毒,葉及種子主 治惡瘡癰腫。也稱為「毛建」、「水茛」。
康熙字典解釋
茛【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古恨切,音艮。《博雅》鉤吻也。《本草》毛茛。《註》茛乃草烏頭之苗,此草形狀及毒皆似之,故名。
又《集韻》居萬切,音建。水草。蟹有毒,食水茛所爲。
說文解字解釋
* 網站為您提供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