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怎么讀 茴的意思
“茴”字共有1個讀音:
[huí]

漢字 | 茴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ㄟˊ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334 |
其它編碼 | 五筆:alkf 倉頡:twr 鄭碼:ejj 四角:44600 |
筆順編碼 | 12225251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丨フ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豎 橫折 豎 橫折 橫 橫 |
茴字的意思
〔茴香〕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分裂成線形,花黃色。嫩莖、葉可食,果實可制香料,也可供藥用。
茴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茴
huí ㄏㄨㄟˊ
◎ 〔茴香〕a.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分裂像毛,夏天黃色花,全株有強烈芳香,莖葉嫩時可食,子實可作香料,亦可入藥。通稱“小茴香”;b.常綠灌木,葉長橢圓形,初夏開紅花,果實八角形,可作調料或入藥,通稱“八角茴香”、“大料”。
英語 fennel, aniseed
德語 Fenchel (S)
法語 fenouil
茴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茴 huí
〈名〉
(1) 茴香 [fennel]
茴,茴香。——《玉篇》
蘹香,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也。——《本草綱目》引蘇頌《圖經本草》
(2) 該種植物種子,常用作香料 [aniseed]
茴字的辭典解釋
茴ㄏㄨㄟˊhuí
參見「茴香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茴【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戸恢切,音回。《玉篇》茴香,草名。《嵆康·茴香賦》仰眺崇岡,俯察幽坂,乃見茴香生蒙、楚之間。《本草》馬蘄,一名野茴香。蒔蘿,一名小茴香。
又《韻會》藥草,防風葉也。
說文解字解釋
茴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茴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