荂怎么讀 荂的意思
“荂”字共有1個讀音:
[fū]

漢字 | 荂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ㄨ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夸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342 |
其它編碼 | 五筆:adfn 倉頡:tkms 鄭碼:egbz 四角:44027 |
筆順編碼 | 122134115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一ノ丶一一フ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 撇 捺 橫 橫 豎折折鉤 |
荂字的意思
1.草木的花。
2.芙、薊等的果實。
3.白茅的花。
4.茂盛:“松枯不荂,蘭漸不澤。”
荂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荂
fū ㄈㄨˉ
草木的花。芙、薊等的果實。白茅的花。茂盛:“松枯不荂,蘭漸不澤。”荂字的詳細解釋
荂字的辭典解釋
荂ㄏㄨㄚhuā名
草木的花。《爾雅·釋草》:「華,荂也。」晉·郭璞·注:「今江東呼華為荂。」《文選·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夏曄冬蒨。」
動茂盛。漢·揚雄《方言·卷一》:「華、荂,晟也。齊、楚之間或謂之華,或謂之荂。」元·宋旡〈蕃厘觀感瓊花〉詩:「旁枝微舊崛,新葉謾榮荂。」
康熙字典解釋
荂【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芳無切,音敷。《韻會》榮也,華也。《爾雅·釋草》華,荂。《揚子·方言》華、荂,盛也。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又人名。《晉書·劉琨傳》趙王倫子荂。
又《集韻》《正韻》??枯瓜切,音誇。義同。
又況于切,音吁。《爾雅·釋草》芺、薊,其實荂。《註》芺與薊頭,皆有蓊臺名荂,荂卽其實也。
又況華切,音花。《莊子·天地篇》大聲不入于里耳,《折揚》《皇荂》,則嗑然而笑。《註》《折揚》《皇荂》,皆古歌曲也。
說文解字解釋
荂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荂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