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怎么讀 莒的意思
“莒”字共有1個讀音:
[jǔ]

漢字 | 莒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ㄩˇ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392 |
其它編碼 | 五筆:akkf 倉頡:trhr 鄭碼:ejj 四角:44606 |
筆順編碼 | 12225125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
莒字的意思
1.莒縣,地名。在山東。
2.周朝國名。在今山東莒縣。
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莒
jǔ ㄐㄩˇ
古代對“芋”的別稱。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莒縣一帶。英語 hemp-like plant; taro; herb
德語 Ju (Eig, Fam)
法語 plante textile
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莒 jǔ
〈名〉
(1) 芋頭 [taro]一種芋屬植物
(2) 周代諸侯國名 [Ju state]。己姓,舊都介根,在今山東膠縣西南,后遷莒,今山東省莒縣,后為楚滅。如:莒刀(古代齊國的錢幣。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
(3) 古邑名 [Ju city]。一為春秋時齊邑,在莒縣;一為春秋時周邑(其地未詳)
莒字的辭典解釋
莒ㄐㄩˇjǔ 名
芋頭。《說文解字·艸部》:「莒,齊謂芋為莒。」
國名。春秋時的國家,嬴姓。為少昊氏之后,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莒縣。
康熙字典解釋
莒【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茍許切,??音舉。草名。《說文》齊謂芌爲莒。
又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莒國,今城陽莒縣。
又莒父,魯下邑。《論語》子夏爲莒父宰。
又姓。《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莒氏。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莒【卷一】【艸部】
齊謂芌爲莒。從艸呂聲。居許切
說文解字注
(莒)齊謂芋爲莒。所謂別國方言也。借爲國名。從艸。呂聲。居許切。五部。顏氏家訓云。北人之音多以舉莒爲矩、唯李季節云。齊桓公與管仲於臺上謀伐莒。東郭牙望桓公口開而不閉。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則莒、矩必不同呼。此爲知音矣。按廣韻莒、矩雖分語、麌。然雙聲同呼。顏氏云。北人讀舉莒同矩者。唐韻矩其呂切。北人讀舉莒同之也。李季節音諩讀舉莒居許切。則與矩之其呂不同呼。合於管子所云口開而不閉。廣韻矩俱雨切。非唐韻之舊矣又按孟子以遏徂莒。毛詩作徂旅。知莒從呂聲。本讀如呂。是所以口開不閉。不第如李季節所云也。
莒字組詞
莒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莒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