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怎么讀 菉的意思
“菉”字共有1個讀音:
[lù]

漢字 | 菉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ㄨ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8 |
異體字 | ?? 菉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3C9 |
其它編碼 | 五筆:aviu 倉頡:tnme 鄭碼:exkv 四角:44909 |
筆順編碼 | 122511241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豎鉤 點 提 撇 捺 |
菉字的意思
[lù]
梅菉(Méilù),地名,在廣東。
[lǜ]見〖綠豆〗(菉豆)。
菉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菉
lù ㄌㄨˋ
藎草。古同“綠”,綠色。古同“錄”,收錄。英語 the green bamboo; greenish bamboo
德語 grün, kurz gem?hte Fl?che rund um das Loch (Sport)
法語 Arthraxon ciliare
菉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菉 lù
〈名〉
(1) 草名。即藎草 [hispid arthra-xon]。一名“王芻”。
菉,王芻也。從草,錄聲。——《說文》
菉蘋齊葉兮。——《楚辭·招魂》
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側人謂之菉竹。——《詩·淇澳草木》疏
(2) 一年生細柔草本。葉片卵狀披針形,近似竹葉。生草坡或陰濕地。作牧草。莖葉藥用,汁液可作黃色染料。如:菉竹(藎草的別名);梅菉(地名,在廣東)
菉字的辭典解釋
菉ㄌㄩˋ?lǜ語音名
植物名。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莖呈直立或傾臥狀,有分枝,綠色。葉鈍頭,互生,為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花具短梗,花瓣橢圓形,呈綠、白綠或紅綠色。全草有利尿、消炎、止瀉等作用。
菉ㄌㄨˋ?lù讀音(一)?之讀音。
康熙字典解釋
菉【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力玉切《正韻》盧谷切,??音錄。《爾雅·釋草》菉,王芻。《註》菉,蓐也。今呼鴟腳莎。《疏》卽鹿蓐也。《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謝朓詩》霜剪江南菉。
又通錄。《汲冢周書》堂下之東面,郭叔掌爲天子菉幣焉。《註》菉,錄諸侯之幣也。通作綠。《詩·小雅》終朝采綠。《疏》綠同菉。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菉【卷一】【艸部】
王芻也。從艸錄聲。《詩》曰:“菉竹猗猗。”力玉切
說文解字注
(菉)王芻也。見釋艸、毛傳。從艸。彔聲。力玉切。三部。籒文作?。詩曰。箓竹猗猗。今毛詩作綠。大學引作箓。小雅。終朝采綠。王逸引作菉。
菉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菉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