萯陽的讀音 萯陽的意思
萯陽 萯(bèi)陽宮,秦漢時皇室離宮之一。 宮名流傳至今,只因為在這里發出了“秦王囚母”這一事件。 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同太后私通多年且被封為長信侯的假宦官嫪毐(拼音:lào ǎi )害怕丑行暴露,大權旁落,就用太后的印璽調兵包圍秦王嬴政的駐地蘄年宮,企圖叛亂,事敗后被車裂。又在太后住地搜出其與嫪毐的兩個私生子“捕而殺之”,秦王政將太后遷囚于萯陽宮。
- 萯
- 陽
“萯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ù yáng]
- 漢字注音:
- ㄈㄨˋ ㄧㄤˊ
- 簡繁字形:
- 萯陽
- 是否常用:
- 否
“萯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宮名。 辭典解釋
萯陽 bèi yáng ㄅㄟˋ ㄧㄤˊ 秦、漢時的宮殿。
《漢書.卷八.宣帝紀》:「冬十二月,行幸萯陽宮屬玉觀。」
東漢.應劭.注:「宮在鄠,秦文王所起。」
網絡解釋
萯陽
萯(bèi)陽宮,秦漢時皇室離宮之一。
宮名流傳至今,只因為在這里發出了“秦王囚母”這一事件。
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同太后私通多年且被封為長信侯的假宦官嫪毐(拼音:lào ǎi )害怕丑行暴露,大權旁落,就用太后的印璽調兵包圍秦王嬴政的駐地蘄年宮,企圖叛亂,事敗后被車裂。又在太后住地搜出其與嫪毐的兩個私生子“捕而殺之”,秦王政將太后遷囚于萯陽宮。
“萯陽”的單字解釋
【萯】:〔王萯〕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
【陽】:1.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存在于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跟“陰”相對):陰陽二氣。2.太陽;日光:陽光。陽歷。陽坡。朝陽。向陽。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陽文。5.外露的;表面的:陽溝。陽奉陰違。6.指屬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陽宅。陽間。陽壽。7.帶正電的:陽電。陽極。8.指男性生殖器。9.姓。
“萯陽”的相關詞語
* 萯陽的讀音是:fù yáng,萯陽的意思:萯陽 萯(bèi)陽宮,秦漢時皇室離宮之一。 宮名流傳至今,只因為在這里發出了“秦王囚母”這一事件。 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同太后私通多年且被封為長信侯的假宦官嫪毐(拼音:lào ǎi )害怕丑行暴露,大權旁落,就用太后的印璽調兵包圍秦王嬴政的駐地蘄年宮,企圖叛亂,事敗后被車裂。又在太后住地搜出其與嫪毐的兩個私生子“捕而殺之”,秦王政將太后遷囚于萯陽宮。
基本解釋
宮名。辭典解釋
萯陽 bèi yáng ㄅㄟˋ ㄧㄤˊ秦、漢時的宮殿。
《漢書.卷八.宣帝紀》:「冬十二月,行幸萯陽宮屬玉觀。」
東漢.應劭.注:「宮在鄠,秦文王所起。」
萯陽
萯(bèi)陽宮,秦漢時皇室離宮之一。宮名流傳至今,只因為在這里發出了“秦王囚母”這一事件。
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同太后私通多年且被封為長信侯的假宦官嫪毐(拼音:lào ǎi )害怕丑行暴露,大權旁落,就用太后的印璽調兵包圍秦王嬴政的駐地蘄年宮,企圖叛亂,事敗后被車裂。又在太后住地搜出其與嫪毐的兩個私生子“捕而殺之”,秦王政將太后遷囚于萯陽宮。
【萯】:〔王萯〕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
【陽】:1.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存在于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跟“陰”相對):陰陽二氣。2.太陽;日光:陽光。陽歷。陽坡。朝陽。向陽。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陽文。5.外露的;表面的:陽溝。陽奉陰違。6.指屬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陽宅。陽間。陽壽。7.帶正電的:陽電。陽極。8.指男性生殖器。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