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怎么讀 萼的意思
“萼”字共有1個讀音:
[è]

漢字 | 萼 |
---|---|
讀音 |
|
注音 | ㄜ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蘁 蕚 櫮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43C |
其它編碼 | 五筆:akkn 倉頡:trrs 鄭碼:ejbz 四角:44027 |
筆順編碼 | 122251251115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フ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折折鉤 |
萼字的意思
花萼,萼片的總稱。包在花的底部和外部。
萼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萼
è ㄜˋ
◎ 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花萼。萼片。萼跗(a.花萼和子房;b.喻兄弟)。萼綠君(茉莉花的別稱)。
英語 the stem and calyx of a flower; a younger brother
萼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萼
蕚 è
〈名〉
動植物身體上的結構 [calyx],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綠色葉狀薄片,花開時托著花瓣。如:萼跗(萼,花萼;跗,通“栿”,花萼房。比喻兄弟);萼綠君(茉莉花的別名)
萼字的辭典解釋
萼ㄜˋè 名
在花瓣外部呈片狀輪生的部分,具有保護花芽的作用。《玉篇·艸部》:「萼,花萼也。」《文選·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山桃發紅萼,野蕨漸紫苞。」《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春華發萼,夏繁其實。」
康熙字典解釋
萼【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五各切《韻會》逆各切,??音鄂。《玉篇》花萼也。《晉書·皇甫謐傳》春華發萼,夏繁其實。《束皙·白華詩》白華朱萼。
說文解字解釋
萼字組詞
萼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萼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