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的讀音 董狐的意思
董狐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說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 董
- 狐
“董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ǒng hú]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ˇ ㄏㄨ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董狐”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董狐 dǒng hú ㄉㄨㄥˇ ㄏㄨˊ 人名。春秋時晉國史官,生卒年不詳。晉靈公無道,正卿趙盾屢次勸諫,靈公不聽,反欲殺之,趙盾于是逃亡國外。其后族人趙穿弒靈公,盾還晉國,而不討穿。
董狐乃書曰:「趙盾弒其君。」
孔子因稱:「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網絡解釋
董狐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說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董狐”的單字解釋
【董】:1.監督管理:董督。董事。2.董事:商董。校董。
【狐】:1.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常見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稱狐貍。2.(Hú)姓。
“董狐”的相關成語
“董狐”的相關詞語
* 董狐的讀音是:dǒng hú,董狐的意思:董狐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說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辭典解釋
董狐 dǒng hú ㄉㄨㄥˇ ㄏㄨˊ人名。春秋時晉國史官,生卒年不詳。晉靈公無道,正卿趙盾屢次勸諫,靈公不聽,反欲殺之,趙盾于是逃亡國外。其后族人趙穿弒靈公,盾還晉國,而不討穿。
董狐乃書曰:「趙盾弒其君。」
孔子因稱:「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董狐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說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董】:1.監督管理:董督。董事。2.董事:商董。校董。
【狐】:1.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常見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稱狐貍。2.(H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