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倛的讀音 蒙倛的意思
蒙倛 蒙倛(méng qī ),亦作“蒙箕”。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仲尼長,仲尼之狀,面如蒙倛。(臉方而丑,發多而亂,形兇惡。)”——《荀子·非相》。
- 蒙
- 倛
“蒙倛”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éng qī]
- 漢字注音:
- ㄇㄥˊ ㄑㄧ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蒙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蒙箕"。 2.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臉方而丑,發多而亂,形兇惡。
網絡解釋
蒙倛
蒙倛(méng qī ),亦作“蒙箕”。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仲尼長,仲尼之狀,面如蒙倛。(臉方而丑,發多而亂,形兇惡。)”——《荀子·非相》。
“蒙倛”的單字解釋
【蒙】:[méng]1.蒙昧:啟蒙。2.遮蓋:蒙上頭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5.忠厚的樣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隨便胡猜:瞎蒙。3.昏迷:頭發(fā)蒙。[měng]蒙古族。
【倛】:1.古代術士驅鬼時所戴的形狀可怕的面具,亦稱“倛頭”。“仲尼之狀,面如蒙~。”2.古同“欺”,欺詐。
“蒙倛”的相關詞語
* 蒙倛的讀音是:méng qī,蒙倛的意思:蒙倛 蒙倛(méng qī ),亦作“蒙箕”。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仲尼長,仲尼之狀,面如蒙倛。(臉方而丑,發多而亂,形兇惡。)”——《荀子·非相》。
基本解釋
1.亦作"蒙箕"。 2.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臉方而丑,發多而亂,形兇惡。蒙倛
蒙倛(méng qī ),亦作“蒙箕”。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仲尼長,仲尼之狀,面如蒙倛。(臉方而丑,發多而亂,形兇惡。)”——《荀子·非相》。【蒙】:[méng]1.蒙昧:啟蒙。2.遮蓋:蒙上頭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5.忠厚的樣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隨便胡猜:瞎蒙。3.昏迷:頭發(fā)蒙。[měng]蒙古族。
【倛】:1.古代術士驅鬼時所戴的形狀可怕的面具,亦稱“倛頭”。“仲尼之狀,面如蒙~。”2.古同“欺”,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