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澤的讀音 蒙澤的意思
蒙澤 古澤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一帶。《左傳》莊公十二年 (公元前682年調“宋萬弒(宋)閔公于蒙澤”。 古縣名,蒙澤縣,隋始置,尋廢,唐復置,旋亦廢,故城在今山東菏澤市曹縣南。《大清一統志》:“商丘縣北至山東曹州府曹縣界七十里。”《大清一統志》:“蒙澤在商丘縣東北。《左傳》注 蒙澤,宋地,蒙縣也。《后漢書郡國志》蒙縣有蒙澤。《水經注》獲水東南流逕于蒙澤。闞骃《十三州志》曰在蒙縣東。《太平寰宇記》在宋城縣北三十五里。” 蒙澤縣(Monze)為贊比亞南方省(Southern)的一個縣,人口數為165,741(2000年)。
- 蒙
- 澤
“蒙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éng zé]
- 漢字注音:
- ㄇㄥˊ ㄗㄜˊ
- 簡繁字形:
- 蒙澤
- 是否常用:
- 否
“蒙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蒙受恩澤。 2.地名。春秋宋地。故城在今河南商丘東北。
網絡解釋
蒙澤
古澤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一帶。《左傳》莊公十二年 (公元前682年調“宋萬弒(宋)閔公于蒙澤”。
古縣名,蒙澤縣,隋始置,尋廢,唐復置,旋亦廢,故城在今山東菏澤市曹縣南。《大清一統志》:“商丘縣北至山東曹州府曹縣界七十里。”《大清一統志》:“蒙澤在商丘縣東北。《左傳》注 蒙澤,宋地,蒙縣也。《后漢書郡國志》蒙縣有蒙澤。《水經注》獲水東南流逕于蒙澤。闞骃《十三州志》曰在蒙縣東。《太平寰宇記》在宋城縣北三十五里。”
蒙澤縣(Monze)為贊比亞南方省(Southern)的一個縣,人口數為165,741(2000年)。
“蒙澤”的單字解釋
【蒙】:[méng]1.蒙昧:啟蒙。2.遮蓋:蒙上頭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5.忠厚的樣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隨便胡猜:瞎蒙。3.昏迷:頭發(fā)蒙。[měng]蒙古族。
“蒙澤”的相關詞語
* 蒙澤的讀音是:méng zé,蒙澤的意思:蒙澤 古澤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一帶。《左傳》莊公十二年 (公元前682年調“宋萬弒(宋)閔公于蒙澤”。 古縣名,蒙澤縣,隋始置,尋廢,唐復置,旋亦廢,故城在今山東菏澤市曹縣南。《大清一統志》:“商丘縣北至山東曹州府曹縣界七十里。”《大清一統志》:“蒙澤在商丘縣東北。《左傳》注 蒙澤,宋地,蒙縣也。《后漢書郡國志》蒙縣有蒙澤。《水經注》獲水東南流逕于蒙澤。闞骃《十三州志》曰在蒙縣東。《太平寰宇記》在宋城縣北三十五里。” 蒙澤縣(Monze)為贊比亞南方省(Southern)的一個縣,人口數為165,741(2000年)。
基本解釋
1.蒙受恩澤。 2.地名。春秋宋地。故城在今河南商丘東北。蒙澤
古澤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一帶。《左傳》莊公十二年 (公元前682年調“宋萬弒(宋)閔公于蒙澤”。古縣名,蒙澤縣,隋始置,尋廢,唐復置,旋亦廢,故城在今山東菏澤市曹縣南。《大清一統志》:“商丘縣北至山東曹州府曹縣界七十里。”《大清一統志》:“蒙澤在商丘縣東北。《左傳》注 蒙澤,宋地,蒙縣也。《后漢書郡國志》蒙縣有蒙澤。《水經注》獲水東南流逕于蒙澤。闞骃《十三州志》曰在蒙縣東。《太平寰宇記》在宋城縣北三十五里。”
蒙澤縣(Monze)為贊比亞南方省(Southern)的一個縣,人口數為165,741(2000年)。
【蒙】:[méng]1.蒙昧:啟蒙。2.遮蓋:蒙上頭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5.忠厚的樣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隨便胡猜:瞎蒙。3.昏迷:頭發(fā)蒙。[měng]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