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怎么讀 蔓的意思

漢字 | 蔓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ㄢˋ|ㄨㄢ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1 |
異體字 | ?? 曼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13 |
其它編碼 | 五筆:ajlc 倉頡:tawe 鄭碼:eklx 四角:44407 |
筆順編碼 | 1222511252215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フ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橫撇/橫鉤 捺 |
蔓字的意思
義同“蔓(wàn)”。用于合成詞“蔓延”“蔓草”等。
[wàn]植物成細條狀而不能直立的長莖:壓蔓。白薯已經爬蔓了。
[mán]〔蔓菁〕即“蕪菁”
蔓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蔓
màn ㄇㄢˋ
◎ 同“蔓蔓”,多用于合成詞,如蔓草、蔓延等。[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擴展滋生。
其它字義
● 蔓
wàn ㄨㄢˋ
◎ 細長能纏繞的莖:瓜蔓兒,扁豆爬蔓兒了。
英語 creeping plants, tendrils, vines
德語 auftragen, ausbreiten ,Kriecher (S)?,Ranke (S)
法語 navet,tige rampante
蔓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蔓 mán
另見 màn;wàn
基本詞義
◎ 蔓 màn
〈名〉
(形聲。從艸,曼聲。本義:藤蔓,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莖) 同本義 [vine]
蔓,葛屬。——《說文》
青樹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丹藤翠蔓。——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蔓廣則歧多,歧多則饒子。——《齊民要術·種瓜》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杜甫《新婚別》
詞性變化
◎ 蔓 màn
〈動〉
(1) 蔓延;滋長 [creep]
野有蔓草。——《詩·鄭風·野有蔓草》。傳:“延也。”
斂蔓于野。——《詩·唐風·葛生》
不蔓不枝。——宋· 周敦頤《愛蓮說》
無使滋蔓,蔓,難圖也。——《左傳·隱公元年》
(2) 又如:蔓生(蔓延生長);蔓衍(擴展延伸);蔓草(蔓延滋生的草);蔓連(延伸串聯);蔓蔓(滋長延伸的樣子)
(3) 攀引,纏繞 [twine]。如:蔓引(如瓜蔓相互的牽連);蔓蔓(糾纏難察的樣子)
◎ 蔓 màn
〈形〉
(1) 雜亂 [mixed and disorderly]。如:蔓說(雜亂沒有系統的言論);蔓悴(衰頹雜亂);蔓辭(雜亂繁瑣的文字)
(2) 另見 mán;wàn
常用詞組
蔓草蔓生蔓生植物蔓延
基本詞義
◎ 蔓 wàn
〈名〉
(1) [口]∶蔓生植物的細長不能直立的枝莖 [a tendrilled vine]。如:這棵黃瓜爬蔓了;瓜蔓;壓蔓
(2) 另見 mán;màn
蔓字的辭典解釋
植物細長而能攀繞他物的莖。如:「藤蔓」。唐·孟郊〈亂離〉詩:「直松摧高柯,弱蔓將何依?」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動延伸、滋長。如:「蔓延」。《左傳·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蔓ㄇㄢˊmán參見「蔓菁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蔓【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販切,音萬。《說文》葛屬。《詩·鄭風》野有蔓草。《傳》蔓,延也。《前漢·禮樂志》蔓蔓曰茂。《註》蔓蔓言其長久。
又《廣韻》瓜蔓。
又姓。《左傳》蔓成然。《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後以邑爲氏。
又《集韻》謨官切,音謾。蔓靑,菜也。
又《類篇》莫半切。枝長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蔓【卷一】【艸部】
葛屬。從艸曼聲。無販切
說文解字注
(蔓)葛屬也。此專謂葛屬、則知滋蔓字古衹作曼。正如蔓延字多作莚。從艸。曼聲。無販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