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怎么讀 蔚的意思

漢字 | 蔚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1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1A |
其它編碼 | 五筆:anff 倉頡:tsfi 鄭碼:exbd 四角:44240 |
筆順編碼 | 1225131123412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フ一ノ一一丨ノ丶一丨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撇 橫 橫 豎鉤 撇 點 橫 豎鉤 點 |
蔚字的意思
1.茂盛;盛大:蔚然成風。
2.有文采的:云蒸霞蔚。
[yù]蔚縣,地名。在河北西北部。
蔚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蔚
wèi ㄨㄟˋ
茂盛,薈聚,盛大:蔚然成風。蔚為大觀。蔚藍(晴朗天空的顏色)。文采華麗:云蒸霞蔚。英語 luxuriant, thick; ornamental
德語 farbenpr?chtig (Adj)?,üppig (Adv)?,Wei (Eig, Fam)?,Ortsname (S)
法語 Artemisia japonica,luxuriant,resplendissant,impressionnant,(nom de famille)?,(nom de lieu)?
蔚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蔚 wèi
〈名〉
(1) (會意。從艸,尉聲。本義:牡蒿)
(2) 同本義 [Japanese wormwood]。菊科。一種多年生草本( Artemisia japonica )。全草入藥
蓼蓼者莪,匪我伊蔚。——《詩·小雅·蓼莪》
(3) 病 [illness]
五藏無蔚氣。——《淮南子·俶真》
(4) 又如:蔚氣(病氣)
詞性變化
◎ 蔚 wèi
〈形〉
(1) 草木茂盛 [flourishing]
蔚蔚,茂也。——《廣雅·釋訓》
茂樹蔭蔚。——《文選·班固·西都賦》
設蔚施伏。——《淮南子·兵略》
望之蔚然。——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如:蔚映(茂密而相映襯);蔚生(草木茂密貌)
(3) 有文采 [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
其文蔚也。——《易·革卦》
蔚彼高藻。——陸機《答賈長淵詩》
蔚為辭宗。——《漢書·敘傳下》
(4) 又如:蔚炳(文采鮮明華美)
(5) 云氣彌漫的 [heavy with thin,floating clouds]
薈兮蔚兮。——《詩·曹風·侯人》。傳“薈蔚,云興貌。”
(6) 又如:蔚薈(云霧彌漫貌)
(7) 盛大 [great]
古陵蔚起。——《聊齋志異·促織》
(8) 又如:蔚跂(雄渾多姿)
◎ 蔚 wèi
〈動〉
(1) 聚集 [get together]
六義附庸,蔚成大國。——《文心雕龍》
(2) 另見 yù
基本詞義
◎ 蔚 Yù
〈名〉
縣名 [Yu county],在河北省北部,壺流河斜貫,鄰接山西省
詞性變化
◎ 蔚 yù
〈形〉
(1) 煩悶 [worried]。通“郁”。如:蔚結(心中愁悶不解。同“郁結”);蔚蔚(愁悶憂傷的樣子。通“郁郁”)
(2) 另見 wèi
蔚字的辭典解釋
草木茂盛的樣子。如:「蓊蔚」。《文選·西都賦》:「茂樹蔭蔚,芳草被隄。」
文采華美的樣子。《易經·革卦·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副盛大的樣子。如:「蔚為大觀」、「蔚為風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名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短但肥厚,葉互生,呈楔形狀,夏秋時莖端開穗狀形的淡黃色小花,多生于山澤田野間。俗稱為「牡蒿」。
蔚ㄩˋyù名姓。如明代有蔚能。
康熙字典解釋
蔚【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於胃切,音尉。《說文》牡蒿也。《詩·小雅》匪莪伊蔚。
又《玉篇》茺蔚也。
又草木盛貌。《博雅》蔚蔚,茂也。《詩》薈兮蔚兮。
又《韻會》文深密貌。《易·革卦》其文蔚也。
又《唐韻古音》紆物切,音鬱。州名。《綱目集覽》蔚州,本代地,周宣帝置。《蓺林伐山》杜甫詩:上有蔚藍天。讀作鬱。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蔚【卷一】【艸部】
牡蒿也。從艸??聲。於胃切
說文解字注
(蔚)牡蒿也。小雅。匪莪伊蔚。釋艸、山傳皆云。牡菣。按牡菣猶牡蒿也。郭云。無子者。陸璣云。牡蒿、七月華。八月角。一名馬薪蒿。與郭異。名醫別錄有牡蒿一條。唐人注曰。齊頭蒿也。從艸。尉聲。於胃切。十五部。古多借爲茂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