蔟怎么讀 蔟的意思
“蔟”字共有1個讀音:
[cù]

漢字 | 蔟 |
---|---|
讀音 |
|
注音 | ㄘㄨ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1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1F |
其它編碼 | 五筆:aytd 倉頡:tysk 鄭碼:esmm 四角:44284 |
筆順編碼 | 122415331311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丶一フノノ一ノ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點 橫 橫折鉤 撇 撇 橫 撇 橫 橫 撇 捺 |
蔟字的意思
蠶蔟:上蔟。
蔟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蔟
cù ㄘㄨˋ
蠶在上面做繭的東西,通常用稻草做成:蠶蔟。古同“簇”,叢聚。英語 frame on which silkworms spin
德語 Traube
法語 bourre qui sert de fixation au cocon,nid
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蔟 cù
〈名〉
(1) 蠶蔟,供蠶作繭的東西。用稻麥桿等堆聚而成 [a small bundle of straw,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
蔟,行蠶蓐。——《說文》
帥導群妾,咸循蠶蔟。——揚雄《元后誄》
(2) 巢 [nest]
讀為爵蔟之蔟,謂巢也。——《周禮·哲蔟氏司農注》
(3) 又如:柴蔟
詞性變化
◎ 蔟 cù
〈動〉
(1) 聚集,堆積 [gather]
律中太蔟。——《禮記·月令》
野綠蔟草樹,眼界蠶秦原。——唐· 白居易《游悟真寺詩》
(2) 簇擁 [environ]
眾官蔟張松見 劉璋。——《三國志平話》
蔟字的辭典解釋
蔟ㄘㄨˋcù名
供蠶吐絲作繭的設備。《玉篇·艸部》:「蔟,蠶蓐也。」
副攢聚、積聚。如:「蔟生」、「蔟居」。
康熙字典解釋
蔟【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韻會》《正韻》??千木切,音簇。《說文》行蠶蓐。《晉書·左貴??傳》修成蠶蔟,分繭理絲。
又巢也。《周禮·秋官·硩蔟氏註》鄭司農云:蔟讀爲爵蔟之蔟,謂巢也。
又《韻會》與簇同,聚也,攢也。
又《廣韻》倉奏切《集韻》千??切,??音湊。律名。《禮·月令》律中太蔟。《註》太蔟,言陽氣大蔟,達于上也。
又同簎。《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攙捔。《註》楚角切。同簎。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蔟【卷一】【艸部】
行蠶蓐。從艸族聲。千木切
說文解字注
(蔟)行蠶蓐。從艸。族聲。千木切。三部。引伸爲六律大蔟字。七豆切。
蔟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