蕢怎么讀 蕢的意思
“蕢”字共有1個讀音:
[kuì]

漢字 | 蕢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ㄨㄟ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2 |
異體字 | ?? ?? ?? 蕢 臾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蕢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62 |
其它編碼 | 五筆:akhm 倉頡:tlmc 鄭碼:ejal 四角:44806 |
筆順編碼 | 12225121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蕢字的意思
1.草織的盛器。
2.草鞋。
蕢字的基本解釋
英語 edible amaranth; straw basket
德語 Kui (Eig, Fam)
法語 panier
蕢字的詳細解釋
蕢字的辭典解釋
蕢ㄎㄨㄟˋkuì 名
用草繩或竹片編成的盛土器具。似今日的簸箕。《說文解字·艸部》:「蕢,艸器也。」《論語·憲問》:「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蕢尚。
康熙字典解釋
蕢【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古文〕??《唐韻》《韻會》??求位切,音匱。《說文》草器。《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又山名。《前漢·高帝紀》沛公引兵繞嶢關,踰蕢山。
又《集韻》苦怪切,音喟。菜名。《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又與??通。《禮·禮運》蕢桴而土鼓。《註》蕢讀爲??,聲之誤也,謂摶土爲桴也。
又姓。《禮·檀弓》公使人弔蕢尚。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蕢【卷一】【艸部】
艸器也。從艸?聲。臾,古文蕢,象形。《論語》曰:“有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求位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蕢)艸器也。孟子曰。不知足而爲屨。我知其不爲蕢也。知蕢是盛物之器。從艸。貴聲。求位切。十五部。
(?)古文蕢。象形。論語曰。有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此古文論語也。憲問篇。
蕢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蕢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