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怎么讀 薤的意思
“薤”字共有1個讀音:
[xiè]

漢字 | 薤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ㄝ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13 |
異體字 | ?? ?? ?? 韰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A4 |
其它編碼 | 五筆:agqg 倉頡:tmnm 鄭碼:eaka 四角:44211 |
筆順編碼 | 122135421112111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一ノフ丶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 撇 橫撇/橫鉤 點 豎 橫 橫 橫 豎 橫 橫 橫 橫 |
薤字的意思
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葉子細長,花紫色。鱗莖可做蔬菜。
2.這種植物的鱗莖。也叫藠頭(jiào·tou)。
薤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薤
xiè ㄒㄧㄝˋ
〔薤露〕古代挽歌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鱗莖和嫩葉可食。英語 allium bakeri; shallots, scallion
德語 Schalotte (S)
法語 Allium chinense,oignon de Chine
薤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薤 xiè
〈名〉
一種蔬菜類植物,名為亞實基隆蔥 [scallion]它形成粗的基部,由于病害或昆蟲襲擊或不利的環境條件而沒有正常的球莖
又不食酸薤野菜。——《宛如釣》
薤字的辭典解釋
薤ㄒㄧㄝˋxiè 名
植物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似韭,中空,自地下鱗莖叢生。花紫色,傘形花序。鱗莖及嫩葉可食。
康熙字典解釋
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胡介切《正韻》下戒切,??音械。《說文》菜也。《爾雅·釋草》薤,鴻薈。《註》薤,似韭之菜也。《禮·內則》切蔥若薤,實諸醯以柔之。《儀禮·士相見禮》註:蔥薤之屬,食之止臥。
又簟名。《韓翃詩》薤葉照人呈夏簟。
又《古樂府·薤露行》。
又《韻補》胡計切,音系。《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魚肉賤,棄損蔥與薤。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韭部】
菜也。葉似韭。從韭?聲。胡戒切
說文解字注
(?)?菜也。內則多言?。釋草曰。?鴻薈。似韭。從韭。?聲。胡戒切。十五部。俗作薤。
薤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薤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