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薰怎么讀 薰的意思

    “薰”字共有1個讀音: [xūn]  
    薰
    漢字
    讀音 [xūn]
    注音 ㄒㄩㄣ
    部首 [艸]  草字頭
    筆畫 總筆畫:17 部外:14
    異體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5B0
    其它編碼 五筆:atgo 倉頡:thgf 鄭碼:embu 四角:44331
    筆順編碼 12231254312114444
    筆順筆畫 一丨丨ノ一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筆順名稱 橫 豎 豎 撇 橫 豎 橫折 點 撇 橫 豎 橫 橫 點 點 點 點

    薰字的意思

    1.薰草,一種香草。

    2.花草的香氣。

    3.“熏(xūn)”的異體字。

    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ūn ㄒㄩㄣˉ

    同“”。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氣:薰蕕不同器(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個器物里,喻好和壞不能共存。亦稱“薰蕕異器”)。

    英語 a medicinal herb; to cauterize

    德語 duften, riechen [ auch 熏, 燻 ] (V)?,etw. r?uchern [ auch 熏, 燻 ] (V, Ess)?,verr?uchern, ausgasen, desinfizieren [ auch 熏, 燻 ] (V)?,Xun (Eig, Fam)

    法語 vapeur,suffoquer,plantes aromatiques

    薰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xūn

    〈名〉

    (1) (形聲。從艸,熏聲。本義:蕙草)

    (2)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holy basil]

    薰,香草也。——《說文》

    薰草,蕙草也。——《廣雅》。按,即今零陵香。

    葉曰薰,根曰薰是也。——《離騷》王逸注

    一薰一蕕。——《左傳·僖公四年》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山海經·西山經》

    腐鼠在壇,燒薰于宮。——《淮南子·說林》

    (3) 又如:薰蕕(薰和蕕。一種香草和一種臭草;比喻美丑、善惡或君子、小人等);薰燧(焚燒香草以取香);薰草(即蕙草。俗名佩蘭)

    (4) 香氣、香味 [aroma;fragrance of flowers]

    陌上草薰——江淹《別賦》。注:“香氣也。”

    (5) 又如:薰薰(酒器彌漫的樣子)

    詞性變化


    xūn

    〈動〉

    (1) 以氣味或煙氣烤制物品。通“熏” [treat meat,fish,etc. with smoke]

    薰以香,自燒,此用其根也。——《漢書·龔勝傳》

    (2) 又如:薰魚;薰雞;薰服(香熏的衣服。指妓女或妓樂。古代妓女用香薰其服,故名);薰沐(薰香和沐浴。表示虔敬)

    (3) 感化。潛移默化地受影響 [exert]。如:薰染(感化,薰陶習染);薰修(佛家語。指修行。因用得修身,好比用香薰衣服,故名)

    (4) 燒灼,熏炙 [burn]

    燎薰爐兮炳明燭。——謝惠連《雪賦》。注:“火煙上出也。”

    薰胥以刑。——《漢書·敘傳》。注:“謂相薰蒸。”

    (5) 又如:薰戒(焚香齋戒);薰灼(用煙、火熏烤);薰心(心受熏灼。常形容愁苦)

    (6) 用香物涂身 [burn joss sticks and take a bath]。如:薰沐(以香料涂身而沐浴。表示恭敬潔凈)

    xūn

    〈形〉

    (1) 和暖,溫和 [mild]

    蕙風如薰。——左思《魏都賦》。注:“風至之貌也。”

    (2) 又如:薰風(柔和的風。指夏季的南風);薰薰(和煦的樣子)

    (3) 溫和的樣子 [warm]

    薰然慈仁。——《莊子·天下》。釋義:“溫和貌。”

    (4) 又如:薰然(溫和的樣子;和順的樣子)

    薰字的辭典解釋

    薰ㄒㄩㄣxūn 名

    植物名。豆科零陵香屬,多年生草本。葉細長,對生,赤花,黑實,具香氣。可去臭氣,治傷寒、頭痛及腰痛等。也稱為「蕙草」。

    香氣。宋·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詞:「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煙氣。《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四》:「尋煙染芬,薰息猶芳。」

    以火灼炙、燒灼。如:「薰魚」、「薰肉」、「利欲薰心」。《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將穿響作內焚穬火薰之,潛氐殲焉。」通「熏」。

    感染、感化。如:「薰陶」。唐·韓愈〈爭臣論〉:「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宋·程頤〈論經筵第一劄子〉:「今士大夫家善教弟子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與之居處,使之薰染成性。」

    教訓。《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他那意思,想著要把乾綱振起來,薰她一薰。」

    溫暖的、和煦的。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詩:「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康熙字典解釋

    薰【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又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

    又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又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又《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又許運切,音訓。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薰【卷一】【艸部】

    香艸也。從艸熏聲。許云切

    說文解字注

    (薰)香艸也。左傳曰。一薰一蕕。蜀都賦劉注曰。葉曰蕙。根曰薰。張捐注上林賦曰。蕙、薰艸也。陳藏器曰。薰卽是零陵香也。郭注西山經曰。蕙、蘭屬也。非薰葉。從艸。薰聲。許云切。十三部。

    薰字組詞

    薰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