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富於民的讀音 藏富於民的意思
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是指中國古代主張國家減輕賦役征發,通過藏富于民的方式來發展生產、穩定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思想。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說: “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國語·齊語》)主張國家徭役的征發與賦稅的課征要適時適量,以此來富民富國。
- 藏
- 富
- 於
- 民
“藏富於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áng fù yú mí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藏富于民
- 是否常用:
- 否
“藏富於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亦作“藏富于民 ”。把財富儲存在民間。即讓老百姓生活富裕,從而使國力強盛。
網絡解釋
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是指中國古代主張國家減輕賦役征發,通過藏富于民的方式來發展生產、穩定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思想。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說: “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國語·齊語》)主張國家徭役的征發與賦稅的課征要適時適量,以此來富民富國。
“藏富於民”的單字解釋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富】:1.財產多(跟“貧、窮”相對):富裕。富有。富戶。農村富了。2.使變富:富國強兵。富民政策。3.資源;財產:富源。財富。4.豐富;多:富饒。富于養分。5.姓。
【於】:[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于”。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藏富於民”的相關詞語
* 藏富於民的讀音是:cáng fù yú mín,藏富於民的意思: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是指中國古代主張國家減輕賦役征發,通過藏富于民的方式來發展生產、穩定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思想。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說: “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國語·齊語》)主張國家徭役的征發與賦稅的課征要適時適量,以此來富民富國。
基本解釋
亦作“藏富于民 ”。把財富儲存在民間。即讓老百姓生活富裕,從而使國力強盛。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是指中國古代主張國家減輕賦役征發,通過藏富于民的方式來發展生產、穩定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思想。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說: “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國語·齊語》)主張國家徭役的征發與賦稅的課征要適時適量,以此來富民富國。【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富】:1.財產多(跟“貧、窮”相對):富裕。富有。富戶。農村富了。2.使變富:富國強兵。富民政策。3.資源;財產:富源。財富。4.豐富;多:富饒。富于養分。5.姓。
【於】:[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于”。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