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藨怎么讀 藨的意思

    “藨”字共有2個讀音: [biāo]   [pāo]  
    藨
    漢字
    讀音 [biāo]
    [pāo]
    注音 ㄅㄧㄠ|ㄆㄠ
    部首 [艸]  草字頭
    筆畫 總筆畫:18 部外:15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5E8
    其它編碼 五筆:ayno|aoxo 倉頡:tipf 鄭碼:etuo 四角:44231
    筆順編碼 122413522115354444
    筆順筆畫 一丨丨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丶丶丶
    筆順名稱 橫 豎 豎 點 橫 撇 橫折 豎 豎 橫 橫 豎提 撇 豎彎鉤 點 點 點 點

    藨字的意思

    [biāo]

    1.藨草,莖可用來編席或織草鞋。

    2.蘆葦的花穗。

    3.古同“”,除草。

    [pāo]

    莓的一種,可食。

    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iāo ㄅㄧㄠˉ

    藨草,莖可用來編席或織草鞋。蘆葦的花穗。古同“”,除草。

    其它字義


    pāo ㄆㄠˉ

     ◎ 莓的一種,可食。

    德語 Binse (S)

    法語 Rhynchosia volubilis

    藨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biāo

    〈名〉

    (1) 即鹿藿( Rhynchosia volubilis ),一種多年生蔓草,葉互生,三出復葉,莢果紅褐色 [twining rhynchosia]

    (2) 即莎草屬植物,可以編席、草鞋 [bulrush]

    藨,即今所用作席者也。—— 《漢書》

    藨字的辭典解釋

    藨ㄅㄧㄠbiāo名

    植物名。一種草莓。四月果實成熟,色紅似櫻桃。《爾雅·釋草》:「藨,麃。」晉·郭璞·注:「麃,即莓也。今江東呼為藨莓。子似覆葐而大,赤,酢甜可啖。」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八·草部·蓬蘽》:「一種蔓小于蓬蔂,一枝三葉,葉面青,背淡白而微有毛,開小白花,四月實熟,其色紅如櫻桃者,俗名??田藨,即《爾雅》所謂藨者也。」

    除草。《文選·張華·勵志詩》:「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蔉致功,必有豐殷。」通「穮」、「麃」。

    康熙字典解釋

    藨【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5畫

    《唐韻》平表切,音殍。《說文》草名。鹿藿也。

    又《玉篇》蒯屬,可爲席。《增韻》可爲屨。《儀禮·喪服傳疏》屨者,藨蒯之菲也。《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爾雅·釋草》藨麃。《註》卽莓也。江東人呼爲藨莓。《爾雅·釋木》葥,山莓。《註》今之木莓,實似藨莓而大。

    又《韻會》悲嬌切,音鑣。猋藨,苕別名。《柳宗元詩》寧惟迫魑魅,所懼齊蔒藨。《註》《禮記》蔒蒿悽愴。藨與蒿同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藨【卷一】【艸部】

    鹿藿也。從艸麃聲,讀若剽。一曰??屬。平表切

    說文解字注

    (藨)鹿??也。前莥篆訓鹿藿之實。此藨訓鹿藿。則當類處。徐鍇曰。釋艸。蔨、鹿藿。藨、麃。二者各物。疑字形之誤。以藨麃爲鹿藿也。玉裁按。葢麃誤爲鹿。淺人因妄增藿字耳。從艸。麃聲。讀若剽。平表切。二部。一曰??之屬。此字義別說也。南都賦。其艸則藨芧蘋莞。廣韻曰。可爲席。或作??苞。

    藨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藨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