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蘄怎么讀 蘄的意思

    “蘄”字共有1個讀音: [qí]  
    蘄
    漢字
    讀音 [qí]
    注音 ㄑㄧˊ
    部首 [艸]  草字頭
    筆畫 總筆畫:19 部外:16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604
    其它編碼 五筆:akkr 倉頡:trjl 鄭碼:ejep 四角:44521
    筆順編碼 1222512512511123312
    筆順筆畫 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ノノ一丨
    筆順名稱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撇 撇 橫 豎

    蘄字的意思

    同“”。

    蘄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qí ㄑㄧˊ

    香草,一說藥草。 古同“”,祈求。 〔蘄春〕地名,在中國湖北省。簡稱“蘄”,如“蘄艾”、“蘄蛇”(均為蘄春出產的藥材),“蘄竹”。 姓。

    英語 variety of artemisia seek

    德語 anflehen, flehen

    法語 (herbe)?,implorer,prier,(nom de lieu)?

    蘄字的詳細解釋

    蘄字的辭典解釋

    蘄ㄑㄧˊqí 動

    祈求。《說文解字·艸部》「蘄」字·清·段玉裁·注:「古鐘鼎款識多借為祈字。」《莊子·養生主》:「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晉·郭象·注:「蘄,求也。」唐·韓愈〈答李翊書〉:「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通「祈」。

    姓。如漢代有蘄良。

    康熙字典解釋

    蘄【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集韻》《類篇》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玉篇》草也。《韻會》似蛇牀。《爾雅·釋草》蘄茝,蘼蕪。

    又《張衡·西京賦》結駟方蘄。《註》馬銜也。

    又《莊子·齊物論》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註》蘄,求也。《史記·秦本紀》蘄年宮。《註》蘄年,求年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蘄春。

    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弘農太守蘄良。

    又《韻會》渠斤切,音芹。《爾雅·釋草》薜,山蘄。《註》《廣雅》云:山蘄,當歸。

    又《集韻》居希切,音機。沛郡有蘄縣。或作鄿。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蘄【卷一】【艸部】

    艸也。從艸〔單斤〕聲。江夏有蘄春亭。渠支切〖注〗臣鉉等案:《說文》無〔單斤〕字,他字書亦無。此篇下有?字,注云:江夏平春亭名。疑相承誤,重出一字。〖注〗金文??字習見,從?〔單斤〕聲,借爲祈。

    說文解字注

    (蘄)艸也。釋艸蘄字四見。不識許所指何物也。從艸。?聲。說文無?字。蘄當是從蕇、斤聲。如蟲部蠲字當是從蜀、益聲。不立蕇部蜀部。是以傅於艸蟲二部。而?聲不可通。或曰當有從單斤聲之?字。說文無單部。因無?字也。陸德明曰。蘄古芹字。然說文有菦字。則非一字也。汪氏龍曰。?字葢失收。集韻渠希切。古音當在十三部。古鐘鼎欵識多借爲祈字。江夏有蘄春縣。見地理志。縣各本作亭。今正。凡縣名系於郡。亭名鄉名系於某郡某縣。

    蘄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蘄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