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的讀音 蜚蠊的意思
蜚蠊 蜚蠊(fěi lián 蟑螂),泛指屬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蟲,目前已被發現大約有4000多種。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于地球上。億萬年來它的外貌并沒什么大的變化,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后翅為膜質,前后翅基本等大,覆蓋于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于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 蜚
- 蠊
“蜚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ěi lián]
- 漢字注音:
- ㄈㄟˇ ㄌㄧ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蜚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蟑螂。辭典解釋
蜚蠊 fěi lián ㄈㄟˇ ㄌㄧㄢˊ 動物名。一種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頭小下垂,身體扁平,赤褐色,觸角甚長,有翅,行速,食害衣物、食品,是家居害蟲。
也稱為「偷油婆」、「蟑螂」、「茶婆」、「油蟲」。
英語 cockroach, same as 蟑螂[zhang1 lang2]
德語 Küchenschabe, Schabe, Kakerlake/t
網絡解釋
蜚蠊
蜚蠊(fěi lián 蟑螂),泛指屬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蟲,目前已被發現大約有4000多種。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于地球上。億萬年來它的外貌并沒什么大的變化,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后翅為膜質,前后翅基本等大,覆蓋于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于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蜚蠊”的單字解釋
【蜚】:[fēi]古同“飛”。[fěi]〔蜚蠊〕俗稱蟑螂。昆蟲。種類很多。體扁平,黑或褐色,多有光澤。有的種類雌性無翅。能分泌惡臭,沾污食物,傳染疾病。
【蠊】:見〖蜚蠊〗。
“蜚蠊”的相關詞語
“蜚蠊”造句
方法選擇5家星級賓館,采用粘捕法進行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調查。
結論掌握動車蜚蠊的生活習性和分布特點,探索出適合動車組列車的滅蠊方法。
方法采用詢問、捕蜚蠊、微生物鑒定等方法。
結果共計滅鼠15只、滅蜚蠊4000余只,種屬鑒定結果為2個鼠種和2個蜚蠊種,分屬2目3科3屬4種,本船所染醫學媒介生物比較罕見。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市蜚蠊的本底現狀,制定防治對策,控制其危害。
目的監測上海口岸輸入性及本地蜚蠊攜帶的10種病原體情況。
蜚蠊尾須毛形振動感受器受離心神經纖維控制。
目的:研究蜚蠊種群與環境因子的相互關系,為制定防制對策和預測預報提供理論基礎。
目的:對研制的一種新滅蜚蠊毒餌配方進行毒效觀察。
目的了解貴陽市星級賓館蜚蠊侵害情況,為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 蜚蠊的讀音是:fěi lián,蜚蠊的意思:蜚蠊 蜚蠊(fěi lián 蟑螂),泛指屬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蟲,目前已被發現大約有4000多種。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于地球上。億萬年來它的外貌并沒什么大的變化,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后翅為膜質,前后翅基本等大,覆蓋于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于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基本解釋
蟑螂。辭典解釋
蜚蠊 fěi lián ㄈㄟˇ ㄌㄧㄢˊ動物名。一種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頭小下垂,身體扁平,赤褐色,觸角甚長,有翅,行速,食害衣物、食品,是家居害蟲。
也稱為「偷油婆」、「蟑螂」、「茶婆」、「油蟲」。
英語 cockroach, same as 蟑螂[zhang1 lang2]
德語 Küchenschabe, Schabe, Kakerlake/t
蜚蠊
蜚蠊(fěi lián 蟑螂),泛指屬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蟲,目前已被發現大約有4000多種。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于地球上。億萬年來它的外貌并沒什么大的變化,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后翅為膜質,前后翅基本等大,覆蓋于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于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蜚】:[fēi]古同“飛”。[fěi]〔蜚蠊〕俗稱蟑螂。昆蟲。種類很多。體扁平,黑或褐色,多有光澤。有的種類雌性無翅。能分泌惡臭,沾污食物,傳染疾病。
【蠊】:見〖蜚蠊〗。
方法選擇5家星級賓館,采用粘捕法進行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調查。
結論掌握動車蜚蠊的生活習性和分布特點,探索出適合動車組列車的滅蠊方法。
方法采用詢問、捕蜚蠊、微生物鑒定等方法。
結果共計滅鼠15只、滅蜚蠊4000余只,種屬鑒定結果為2個鼠種和2個蜚蠊種,分屬2目3科3屬4種,本船所染醫學媒介生物比較罕見。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市蜚蠊的本底現狀,制定防治對策,控制其危害。
目的監測上海口岸輸入性及本地蜚蠊攜帶的10種病原體情況。
蜚蠊尾須毛形振動感受器受離心神經纖維控制。
目的:研究蜚蠊種群與環境因子的相互關系,為制定防制對策和預測預報提供理論基礎。
目的:對研制的一種新滅蜚蠊毒餌配方進行毒效觀察。
目的了解貴陽市星級賓館蜚蠊侵害情況,為防治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