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斗鳥跡的讀音 蝌斗鳥跡的意思
蝌斗鳥跡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及其罵賊而死,從容就義,視吾之頭顱身軀皆其所不愛也,而何愛此蝌蚪鳥跡之遺哉!”參見“ 蝌蚪書 ”。
- 蝌
- 斗
- 鳥
- 跡
“蝌斗鳥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ē dòu niǎo jì]
- 漢字注音:
- ㄎㄜ ㄉㄡˋ ㄋㄧㄠˇ ㄐㄧˋ
- 簡繁字形:
- 蝌斗鳥蹟
- 是否常用:
- 否
“蝌斗鳥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
網絡解釋
蝌斗鳥跡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及其罵賊而死,從容就義,視吾之頭顱身軀皆其所不愛也,而何愛此蝌蚪鳥跡之遺哉!”參見“ 蝌蚪書 ”。
“蝌斗鳥跡”的單字解釋
【蝌】:〔蝌蚪〕蛙、蟾蜍等兩棲動物的幼體。體呈橢圓形,有長尾。生活在溪流或靜水中,能食孑孓。是有益的小動物。
【斗】:[dòu]1.對打:斗毆。戰斗。2.比賽勝負,爭勝:斗力。斗勁。斗智。斗志昂揚。3.使動物之間互爭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對準,湊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斗酒只雞(經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單酒食,家常便飯)。2.量糧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短淺)。3.形容小東西的大:斗膽。4.形容大東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東西:斗車。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氣沖斗牛(怒氣沖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聳的樣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結構,斗是墊拱的方木塊,合稱斗拱。10.古同“陡”,突然。
【鳥】:[niǎo]1.脊椎動物的一大類,體溫恒定,卵生,嘴內無齒,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龍骨突起,前肢變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鳥都會飛,也有的兩翼退化,不能飛行。如燕、鷹、雞、鴨、鴕鳥等都屬于鳥類。2.(Niǎo)姓。[diǎo]同“屌”。舊小說中用作罵人的話。
【跡】:1.留下的印子;痕跡:足跡。血跡。筆跡。蹤跡。2.前人遺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跡。陳跡。事跡。史跡。3.形跡:跡近違抗(行動近乎違背、抗拒上級指示)。
“蝌斗鳥跡”的相關詞語
* 蝌斗鳥跡的讀音是:kē dòu niǎo jì,蝌斗鳥跡的意思:蝌斗鳥跡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及其罵賊而死,從容就義,視吾之頭顱身軀皆其所不愛也,而何愛此蝌蚪鳥跡之遺哉!”參見“ 蝌蚪書 ”。
基本解釋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蝌斗鳥跡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及其罵賊而死,從容就義,視吾之頭顱身軀皆其所不愛也,而何愛此蝌蚪鳥跡之遺哉!”參見“ 蝌蚪書 ”。
【蝌】:〔蝌蚪〕蛙、蟾蜍等兩棲動物的幼體。體呈橢圓形,有長尾。生活在溪流或靜水中,能食孑孓。是有益的小動物。
【斗】:[dòu]1.對打:斗毆。戰斗。2.比賽勝負,爭勝:斗力。斗勁。斗智。斗志昂揚。3.使動物之間互爭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對準,湊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斗酒只雞(經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單酒食,家常便飯)。2.量糧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短淺)。3.形容小東西的大:斗膽。4.形容大東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東西:斗車。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氣沖斗牛(怒氣沖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聳的樣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結構,斗是墊拱的方木塊,合稱斗拱。10.古同“陡”,突然。
【鳥】:[niǎo]1.脊椎動物的一大類,體溫恒定,卵生,嘴內無齒,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龍骨突起,前肢變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鳥都會飛,也有的兩翼退化,不能飛行。如燕、鷹、雞、鴨、鴕鳥等都屬于鳥類。2.(Niǎo)姓。[diǎo]同“屌”。舊小說中用作罵人的話。
【跡】:1.留下的印子;痕跡:足跡。血跡。筆跡。蹤跡。2.前人遺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跡。陳跡。事跡。史跡。3.形跡:跡近違抗(行動近乎違背、抗拒上級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