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怎么讀 蟻的意思

漢字 | 蟻 |
---|---|
讀音 |
|
注音 | ㄧˇ |
部首 | [蟲] 蟲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3 |
異體字 | 蟣 蟻 蛾 螘 ??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蟻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7FB |
其它編碼 | 五筆:jugt|jugy 倉頡:litgi 鄭碼:iumh 四角:58153 |
筆順編碼 | 25121443112131215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丶丶ノ一一丨一ノ一丨一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點 撇 橫 橫 豎 橫 撇 橫 豎鉤 提 斜鉤 撇 點 |
蟻字的意思
同“蟻”。
蟻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蟻
yǐ ㄧˇ
◎ 〔螞蟻〕昆蟲的一科,種類很多,一般體小,呈黑、褐紅等色,多在地下做窩,群居生活。簡稱“蟻”:蟻封(蟻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蟻聚。蟻命(喻微賤的生命)。蟻民(舊時人民對官府的自稱,多用於訴狀呈文)。
英語 ants
德語 Ameise (S)?,Yi (Eig, Fam)
法語 fourmi
蟻字的詳細解釋
蟻字的辭典解釋
螞蟻,蟻科昆蟲的總稱。一般體小,有黑、褐、紅等色,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職分女王蟻、雄蟻、工蟻三種。喜于地下筑巢群居,種類很多。
酒面的泡沫、酒中的渣滓。《文選·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萍。」唐·杜甫〈正月三日歸溪上〉詩:「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
姓。如漢代有蟻逢。
形微賤、卑小、不足道的。如:「蟻命」、「蟻驅」、「蟻寇」。
副眾多的。《孫子·謀攻》:「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于是寇盜處處蟻合,郡國多以無備,不能制服。」
康熙字典解釋
蟻【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音艤。《說文》作螘,蚍蜉也。《爾雅·釋蟲》蚍蜉,大螘。《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別名蚍蜉,俗呼馬蚍蜉。小者卽名螘,齊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齊魯之閒謂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閒謂之元蚼,燕謂之蛾蛘。其場謂之坻,或謂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駁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飛名??,卽飛螘也。《古今注》河內人??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續博物志》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爲水。
又蟻裳。《書·顧命》麻冕蟻裳。《傳》蟻,裳名,色元。
又蟻丘,山名。《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又白蟻,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又浮蟻,醪汁滓酒也。《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又《唐韻古音》魚我切。義同。《爾雅》本作螘。《禮記》通作蛾。詳蛾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蟣【卷十三】【蟲部】
蝨子也。一曰齊謂蛭曰蟣。從蟲幾聲。居狶切
說文解字注
(蟣)蝨子也。蝨、齧人蟲也。子其卵也。戰國策作幾瑟。叚借字。一曰齊謂蛭曰蟣。釋魚蛭蟣注曰。今江東呼水中蛭蟲入人肉者爲蟣。從蟲。幾聲。居豨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