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解帶的讀音 衣不解帶的意思
【解釋】解帶:解開衣帶,指脫衣。因事過度操勞,以致不能脫衣安睡。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多指對長輩)。【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劉孝標注引《中興書》:“仲堪父嘗疾患經時,仲堪衣不解帶數年。”【示例】看見父親病重,他~,伏伺十余日,眼見得是不濟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
- 衣
- 不
- 解
- 帶
“衣不解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bù jiě dài]
- 漢字注音:
- ㄧ ㄅㄨˋ ㄐㄧㄝ ˇ ㄉㄞˋ
- 簡繁字形:
- 衣不解帶
- 是否常用:
- 否
“衣不解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形容辛勤侍奉,致使不能脫衣安睡。 辭典解釋
衣不解帶 yī bù jiě dài ㄧ ㄅㄨˋ ㄐㄧㄝˇ ㄉㄞˋ 沒有解開衣帶,和衣就寢。比喻辛勤不懈。
《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父病積年,仲堪衣不解帶。」
《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
網絡解釋
【解釋】解帶:解開衣帶,指脫衣。因事過度操勞,以致不能脫衣安睡。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多指對長輩)。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劉孝標注引《中興書》:“仲堪父嘗疾患經時,仲堪衣不解帶數年。”
【示例】看見父親病重,他~,伏伺十余日,眼見得是不濟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
“衣不解帶”的單字解釋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解】:[jiě]1.分開:解剖。瓦解。難解難分。2.把束縛著或系著的東西打開:解扣兒。解衣服。3.解除:解職。解渴。解乏。4.解釋:解說。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數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這個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縣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開這個道理。2.舊時指雜技表演的各種技藝,特指騎在馬上表演的技藝:跑馬賣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帶】:同“帶”。
“衣不解帶”的相關詞語
* 衣不解帶的讀音是:yī bù jiě dài,衣不解帶的意思:【解釋】解帶:解開衣帶,指脫衣。因事過度操勞,以致不能脫衣安睡。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多指對長輩)。【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劉孝標注引《中興書》:“仲堪父嘗疾患經時,仲堪衣不解帶數年。”【示例】看見父親病重,他~,伏伺十余日,眼見得是不濟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
基本解釋
形容辛勤侍奉,致使不能脫衣安睡。辭典解釋
衣不解帶 yī bù jiě dài ㄧ ㄅㄨˋ ㄐㄧㄝˇ ㄉㄞˋ沒有解開衣帶,和衣就寢。比喻辛勤不懈。
《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父病積年,仲堪衣不解帶。」
《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
【解釋】解帶:解開衣帶,指脫衣。因事過度操勞,以致不能脫衣安睡。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多指對長輩)。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劉孝標注引《中興書》:“仲堪父嘗疾患經時,仲堪衣不解帶數年。”
【示例】看見父親病重,他~,伏伺十余日,眼見得是不濟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解】:[jiě]1.分開:解剖。瓦解。難解難分。2.把束縛著或系著的東西打開:解扣兒。解衣服。3.解除:解職。解渴。解乏。4.解釋:解說。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數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這個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縣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開這個道理。2.舊時指雜技表演的各種技藝,特指騎在馬上表演的技藝:跑馬賣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帶】: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