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袌怎么讀 袌的意思

    “袌”字共有3個讀音: [bào]   [páo]   [pào]  
    袌
    漢字
    讀音 [bào]
    [páo]
    [pào]
    注音 ㄅㄠˋ|ㄆㄠˊ|ㄆㄠˋ
    部首 [衣]  衣字旁
    筆畫 總筆畫:11 部外:5
    異體字
    字形結構 上中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88C
    其它編碼 五筆:yqne 倉頡:ypuv 鄭碼:srrh 四角:00732
    筆順編碼 41355153534
    筆順筆畫 丶一ノフフ一フノフノ丶
    筆順名稱 點 橫 撇 橫折鉤 橫折 橫 豎彎鉤 撇 豎提 撇 捺

    袌字的意思

    [bào]

    古同“”,懷抱。

    [páo]

    古同“”。

    [pào]

    〔~??〕衣緩貌。

    袌字的基本解釋

    bào ㄅㄠˋ


    懷抱。后作“抱”《説文?衣部》:“袌,褱也。從衣,包聲。”《集韻?皓韻》:“袌,或作抱。” 衣前襟。《廣韻?號韻》:“袌,衣前襟。”《方言》卷四:“襌衣有袌者,趙、魏之間謂之袏衣。” 朝服垂衣。《廣韻?號韻》:“袌,今朝服垂衣。”

    páo ㄆㄠˊ


    同“”。夾層中著絮的長衣。《玉篇?衣部》:“袍,長襦。袌,同袍。”

    pào ㄆㄠˋ


    〔袌禳〕衣緩貌。《集韻?效韻》:“袌禳,衣緩皃。” 【漢典】

    袌字的詳細解釋

    袌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袌【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簿皓切,音怉。同抱。《說文》褱也。《六書正譌》俗作抱,非。別詳手部。

    又《唐韻》薄報切,音暴。衣前襟。《揚子·方言》襌衣有袌者謂之袏衣。《郭註》前施袌囊也。

    又朝服垂衣也。

    又《集韻》披敎切,音炮。袌囊,衣緩貌。

    又薄褎切。同袍。詳袍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袌【卷八】【衣部】

    褱也。從衣包聲。薄保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抱,非是。抱與捊同。

    說文解字注

    (袌)褱也。論語。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馬融釋以懷抱。卽褱袌也。今字抱行而袌廢矣。抱者、引埾也。從衣。包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薄保切。古音在三部。

    * 網站為您提供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