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帶丑的讀音 袍帶丑的意思
袍帶丑 袍帶丑也稱“官丑”。傳統戲曲腳色行當之一。 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做官的人物,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棋盤山》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龍、《失印救火》中的王祥瑞、《斬黃袍》中的韓龍等。大都說京白,有的也說韻白。
- 袍
- 帶
- 丑
“袍帶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áo dài chǒu]
- 漢字注音:
- ㄆㄠˊ ㄉㄞˋ ㄔㄡˇ
- 簡繁字形:
- 袍帶丑
- 是否常用:
- 否
“袍帶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傳統戲曲腳色行當。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員,大都說京白,也有說韻白的。一般講究口齒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龍﹑《斬黃袍》中的韓龍等。
網絡解釋
袍帶丑
袍帶丑也稱“官丑”。傳統戲曲腳色行當之一。
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做官的人物,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棋盤山》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龍、《失印救火》中的王祥瑞、《斬黃袍》中的韓龍等。大都說京白,有的也說韻白。
“袍帶丑”的單字解釋
【袍】:袍子:皮袍。棉袍兒。長袍。旗袍兒。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丑】:1.地支的第二位。見〖干支〗。2.(Chǒu)姓。3.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對):丑媳婦。長相太丑。4.叫人厭惡或瞧不起的:丑態。丑聞。5.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丑。出丑。6.壞;不好:脾氣丑。7.戲曲角色行當,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臉或三花臉。
“袍帶丑”的相關詞語
* 袍帶丑的讀音是:páo dài chǒu,袍帶丑的意思:袍帶丑 袍帶丑也稱“官丑”。傳統戲曲腳色行當之一。 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做官的人物,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棋盤山》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龍、《失印救火》中的王祥瑞、《斬黃袍》中的韓龍等。大都說京白,有的也說韻白。
基本解釋
傳統戲曲腳色行當。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員,大都說京白,也有說韻白的。一般講究口齒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龍﹑《斬黃袍》中的韓龍等。袍帶丑
袍帶丑也稱“官丑”。傳統戲曲腳色行當之一。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做官的人物,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棋盤山》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龍、《失印救火》中的王祥瑞、《斬黃袍》中的韓龍等。大都說京白,有的也說韻白。
【袍】:袍子:皮袍。棉袍兒。長袍。旗袍兒。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丑】:1.地支的第二位。見〖干支〗。2.(Chǒu)姓。3.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對):丑媳婦。長相太丑。4.叫人厭惡或瞧不起的:丑態。丑聞。5.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丑。出丑。6.壞;不好:脾氣丑。7.戲曲角色行當,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臉或三花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