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衣西歸的讀音 袞衣西歸的意思
【解釋】相傳 周公 東征, 周 大夫為作《九罭》之詩,其辭曰:“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又曰:“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無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袞衣西歸”謂功勛卓著,位拜三公而歸。《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卿未照朕心,殊乖素望。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亦作“ 袞衣以歸 ”。 唐 劉禹錫 《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袞衣以歸。”
- 袞
- 衣
- 西
- 歸
“袞衣西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ǔn yī xī guī]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袞衣西歸
- 是否常用:
- 否
“袞衣西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相傳周公東征,周大夫為作《九罭》之詩,其辭曰:"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又曰:"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無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袞衣西歸"謂功勛卓著,位拜三公而歸。
網絡解釋
【解釋】相傳 周公 東征, 周 大夫為作《九罭》之詩,其辭曰:“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又曰:“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無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袞衣西歸”謂功勛卓著,位拜三公而歸。《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卿未照朕心,殊乖素望。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亦作“ 袞衣以歸 ”。 唐 劉禹錫 《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袞衣以歸。”
“袞衣西歸”的單字解釋
【袞】:同“袞”。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歸】:同“歸”。
“袞衣西歸”的相關詞語
* 袞衣西歸的讀音是:gǔn yī xī guī,袞衣西歸的意思:【解釋】相傳 周公 東征, 周 大夫為作《九罭》之詩,其辭曰:“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又曰:“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無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袞衣西歸”謂功勛卓著,位拜三公而歸。《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卿未照朕心,殊乖素望。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亦作“ 袞衣以歸 ”。 唐 劉禹錫 《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袞衣以歸。”
基本解釋
相傳周公東征,周大夫為作《九罭》之詩,其辭曰:"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又曰:"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無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袞衣西歸"謂功勛卓著,位拜三公而歸。【解釋】相傳 周公 東征, 周 大夫為作《九罭》之詩,其辭曰:“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又曰:“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無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袞衣西歸”謂功勛卓著,位拜三公而歸。《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卿未照朕心,殊乖素望。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亦作“ 袞衣以歸 ”。 唐 劉禹錫 《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袞衣以歸。”
【袞】:同“袞”。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歸】: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