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衣博帶的讀音 襃衣博帶的意思
襃衣博帶【解釋】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寬衣大帶。古代儒者的裝束。《淮南子·氾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顏師古 注:“襃,大裾也。言著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記》:“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張士隆傳》:“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 清 黃遵憲 《續懷人詩》:“襃衣博帶進賢冠,禮樂東方萬國看。”亦省作“ 襃博 ”。 宋 梅堯臣 《宿州河亭書事》詩:“新衣尚穿束,舊服變襃博。” 宋 蘇軾 《謝對衣金帶表》之一:“豈徒褒博以爲容,願盡糜捐而報德。”
- 襃
- 衣
- 博
- 帶
“襃衣博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o yī bó dài]
- 漢字注音:
- ㄅㄠ ㄧ ㄅㄛˊ ㄉㄞˋ
- 簡繁字形:
- 襃衣博帶
- 是否常用:
- 否
“襃衣博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 2.寬衣大帶。古代儒者的裝束。
網絡解釋
襃衣博帶
【解釋】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寬衣大帶。古代儒者的裝束。《淮南子·氾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顏師古 注:“襃,大裾也。言著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記》:“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張士隆傳》:“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 清 黃遵憲 《續懷人詩》:“襃衣博帶進賢冠,禮樂東方萬國看。”亦省作“ 襃博 ”。 宋 梅堯臣 《宿州河亭書事》詩:“新衣尚穿束,舊服變襃博。” 宋 蘇軾 《謝對衣金帶表》之一:“豈徒褒博以爲容,願盡糜捐而報德。”
“襃衣博帶”的單字解釋
【襃】:同“褒”。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博】: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襃衣博帶”的相關詞語
* 襃衣博帶的讀音是:bāo yī bó dài,襃衣博帶的意思:襃衣博帶【解釋】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寬衣大帶。古代儒者的裝束。《淮南子·氾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顏師古 注:“襃,大裾也。言著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記》:“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張士隆傳》:“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 清 黃遵憲 《續懷人詩》:“襃衣博帶進賢冠,禮樂東方萬國看。”亦省作“ 襃博 ”。 宋 梅堯臣 《宿州河亭書事》詩:“新衣尚穿束,舊服變襃博。” 宋 蘇軾 《謝對衣金帶表》之一:“豈徒褒博以爲容,願盡糜捐而報德。”
基本解釋
1.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 2.寬衣大帶。古代儒者的裝束。襃衣博帶
【解釋】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寬衣大帶。古代儒者的裝束。《淮南子·氾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顏師古 注:“襃,大裾也。言著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記》:“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張士隆傳》:“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 清 黃遵憲 《續懷人詩》:“襃衣博帶進賢冠,禮樂東方萬國看。”亦省作“ 襃博 ”。 宋 梅堯臣 《宿州河亭書事》詩:“新衣尚穿束,舊服變襃博。” 宋 蘇軾 《謝對衣金帶表》之一:“豈徒褒博以爲容,願盡糜捐而報德。”
【襃】:同“褒”。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博】: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