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皞的讀音 西皞的意思
西皞 【詞目】西皞 【讀音】xī hào 【釋義】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出處】 南朝·梁·沈約《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茲金德,裁成萬寶。” 【示例】唐·劉禹錫《監祠夕月壇書事》詩:“西皞司分晝夜平,羲和亭午太陰生。鏗鏘揖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
- 西
- 皞
“西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 hào]
- 漢字注音:
- ㄒㄧ ㄏ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西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西皓"。 2.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網絡解釋
西皞
【詞目】西皞
【讀音】xī hào
【釋義】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出處】 南朝·梁·沈約《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茲金德,裁成萬寶。”
【示例】唐·劉禹錫《監祠夕月壇書事》詩:“西皞司分晝夜平,羲和亭午太陰生。鏗鏘揖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
“西皞”的單字解釋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皞】:明亮。
“西皞”的相關詞語
* 西皞的讀音是:xī hào,西皞的意思:西皞 【詞目】西皞 【讀音】xī hào 【釋義】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出處】 南朝·梁·沈約《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茲金德,裁成萬寶。” 【示例】唐·劉禹錫《監祠夕月壇書事》詩:“西皞司分晝夜平,羲和亭午太陰生。鏗鏘揖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
基本解釋
1.亦作"西皓"。 2.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西皞
【詞目】西皞【讀音】xī hào
【釋義】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出處】 南朝·梁·沈約《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茲金德,裁成萬寶。”
【示例】唐·劉禹錫《監祠夕月壇書事》詩:“西皞司分晝夜平,羲和亭午太陰生。鏗鏘揖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