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窯的讀音 西窯的意思
西窯 古代瓷窯。在山西平定。最早見于《大明一統志》,《廣輿記》及清代文獻也多因之。但具體情況都語焉不詳。1977年發現具體窯址,判明其始于唐,經五代、宋而終于金。造型、胎釉與邢窯、定窯相近,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
- 西
- 窯
“西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 yáo]
- 漢字注音:
- ㄒㄧ ㄧㄠˊ
- 簡繁字形:
- 西窯
- 是否常用:
- 否
“西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宋代著名磁器窯之一。在山西省霍州(今霍州市)﹐故又稱"霍窯"。
網絡解釋
西窯
古代瓷窯。在山西平定。最早見于《大明一統志》,《廣輿記》及清代文獻也多因之。但具體情況都語焉不詳。1977年發現具體窯址,判明其始于唐,經五代、宋而終于金。造型、胎釉與邢窯、定窯相近,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
“西窯”的單字解釋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窯】:1.燒制磚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磚窯。2.土法采煤開鑿的洞:煤窯。3.窯洞,在坡上挖成的供人居住的洞。
“西窯”的相關詞語
* 西窯的讀音是:xī yáo,西窯的意思:西窯 古代瓷窯。在山西平定。最早見于《大明一統志》,《廣輿記》及清代文獻也多因之。但具體情況都語焉不詳。1977年發現具體窯址,判明其始于唐,經五代、宋而終于金。造型、胎釉與邢窯、定窯相近,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
基本解釋
1.宋代著名磁器窯之一。在山西省霍州(今霍州市)﹐故又稱"霍窯"。西窯
古代瓷窯。在山西平定。最早見于《大明一統志》,《廣輿記》及清代文獻也多因之。但具體情況都語焉不詳。1977年發現具體窯址,判明其始于唐,經五代、宋而終于金。造型、胎釉與邢窯、定窯相近,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窯】:1.燒制磚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磚窯。2.土法采煤開鑿的洞:煤窯。3.窯洞,在坡上挖成的供人居住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