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攬的讀音 親攬的意思
親攬 qīn lǎn 親攬(親攬) 亦作“ 親擥 ”。亦作“ 親覽 ”。親自操持。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今諒暗日,大義皆舉,宜親覽萬機,以當天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諸葛公 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擥焉。”《北史·李彪傳》:“五帝之臣,臣不若君,故君親攬其事。三王君臣智等,故共理機務。主上親攬,蓋遠軌 軒 唐 。”
- 親
- 攬
“親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 lǎ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 ㄌㄢˇ
- 簡繁字形:
- 親攬
- 是否常用:
- 否
“親攬”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親擥"。亦作"親覽"。 2.親自操持。
網絡解釋
親攬
qīn lǎn ㄑㄧㄣ ㄌㄢˇ
親攬(親攬)
亦作“ 親擥 ”。亦作“ 親覽 ”。親自操持。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今諒暗日,大義皆舉,宜親覽萬機,以當天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諸葛公 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擥焉。”《北史·李彪傳》:“五帝之臣,臣不若君,故君親攬其事。三王君臣智等,故共理機務。主上親攬,蓋遠軌 軒 唐 。”
“親攬”的單字解釋
【親】:[qīn]1.父母:父親。2.形容詞。輕聲:親女兒。3.屬性詞。血統最接近的:親弟兄(同父母的弟兄)4.有血統或婚姻關系的:親屬。5.婚姻:結親。6.指新婦:娶親。7.關系近;感情好(跟“疏”相對):親近。8.跟人親近(多指國家):親華9親自:親臨10.本人的,自己的:親身11.用嘴唇接觸(人或東西),表示親熱、喜愛:親嘴。[qìng]均同“親”。
【攬】:同“攬”。
“親攬”的相關詞語
* 親攬的讀音是:qīn lǎn,親攬的意思:親攬 qīn lǎn 親攬(親攬) 亦作“ 親擥 ”。亦作“ 親覽 ”。親自操持。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今諒暗日,大義皆舉,宜親覽萬機,以當天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諸葛公 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擥焉。”《北史·李彪傳》:“五帝之臣,臣不若君,故君親攬其事。三王君臣智等,故共理機務。主上親攬,蓋遠軌 軒 唐 。”
基本解釋
1.亦作"親擥"。亦作"親覽"。 2.親自操持。親攬
qīn lǎn ㄑㄧㄣ ㄌㄢˇ親攬(親攬)
亦作“ 親擥 ”。亦作“ 親覽 ”。親自操持。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今諒暗日,大義皆舉,宜親覽萬機,以當天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諸葛公 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擥焉。”《北史·李彪傳》:“五帝之臣,臣不若君,故君親攬其事。三王君臣智等,故共理機務。主上親攬,蓋遠軌 軒 唐 。”
【親】:[qīn]1.父母:父親。2.形容詞。輕聲:親女兒。3.屬性詞。血統最接近的:親弟兄(同父母的弟兄)4.有血統或婚姻關系的:親屬。5.婚姻:結親。6.指新婦:娶親。7.關系近;感情好(跟“疏”相對):親近。8.跟人親近(多指國家):親華9親自:親臨10.本人的,自己的:親身11.用嘴唇接觸(人或東西),表示親熱、喜愛:親嘴。[qìng]均同“親”。
【攬】:同“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