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禮的讀音 觀禮的意思
觀禮 觀禮,指參觀慶典或典禮。語出《左傳·襄公十年》:“諸侯宋魯 ,于是觀禮。 魯有禘樂,賓祭用之。 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 觀
- 禮
“觀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ān lǐ]
- 漢字注音:
- ㄍㄨㄢ ㄌㄧˇ
- 簡繁字形:
- 觀禮
- 是否常用:
- 是
“觀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觀禮 guānlǐ
[attend a celebration or ceremony] 參觀慶典或典禮
辭典解釋
觀禮 guān lǐ ㄍㄨㄢ ㄌㄧˇ 觀看典禮的進行。
如:「今年閱兵,他應邀前往觀禮。」
英語 to attend a ritual
德語 einer Zeremonie beiwohnen
網絡解釋
觀禮
觀禮,指參觀慶典或典禮。語出《左傳·襄公十年》:“諸侯宋魯 ,于是觀禮。 魯有禘樂,賓祭用之。 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觀禮”的單字解釋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禮】:1.“禮”的繁體字。2.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3.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4.儀式:“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5.表敬意的贈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6.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7.姓。如漢代有禮賢。8.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9.尊敬、厚待:“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
“觀禮”的相關詞語
* 觀禮的讀音是:guān lǐ,觀禮的意思:觀禮 觀禮,指參觀慶典或典禮。語出《左傳·襄公十年》:“諸侯宋魯 ,于是觀禮。 魯有禘樂,賓祭用之。 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基本解釋
觀禮 guānlǐ
[attend a celebration or ceremony] 參觀慶典或典禮
辭典解釋
觀禮 guān lǐ ㄍㄨㄢ ㄌㄧˇ觀看典禮的進行。
如:「今年閱兵,他應邀前往觀禮。」
英語 to attend a ritual
德語 einer Zeremonie beiwohnen
觀禮
觀禮,指參觀慶典或典禮。語出《左傳·襄公十年》:“諸侯宋魯 ,于是觀禮。 魯有禘樂,賓祭用之。 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禮】:1.“禮”的繁體字。2.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3.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4.儀式:“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5.表敬意的贈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6.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7.姓。如漢代有禮賢。8.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9.尊敬、厚待:“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